 鲜花( 1)  鸡蛋( 0)
|
彭博社( Bloomberg)此前的报道也证实,加拿大6大银行现在确实肥得不得了,也牛逼得不行,现金相当充足,6大银行今年共计拨出了$143亿用作高层及员工奖金,这个也比去年增加了11%。
( ]& S+ h4 K* @! l1 F
# d! j( \# P- r6 GDemocracy Watch在专题报告中不客气地指出,尽管6大银行大赚特赚,但赚钱的门路并不地道,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乱收费用,提高信用卡利率,削减服务,以及裁减成千上万的雇员来达到挣钱目的,因此呼吁联邦政府加强对银行的监管。! D. s8 y! R7 `& h
- } @$ v1 y: w! U" x6 A
但各大商业银行方面似乎并不服气,更不认同Democracy Watch的分析与评价。银行方面的分析家反驳说,加拿大各大银行并非靠上述小小伎俩赚得大笔利润,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整个宏观经济背景:今年是北美经济显著增长的一年,而加拿大经济更是2008-09年金融危机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此外,不少银行,尤其是TD Bank以及CIBC,他们在美国的业务相当成功,因此极大地提升了整个银行的业绩。! P- y4 y# T0 p! A z
2 B( O* X/ v( S) ]% k( A" V) e/ {
尽管有专家帮银行辩护,称银行营运的代价非常高昂,但银行客户们并不买账。有网友在网上发帖说,“银行每年永远都是成十亿百亿地赚,但对他们来说永远不够”;另1名网友则用了某家银行的广告语加以改头换面,“他们比你想的越来越富”(They're getting richer than you think)。
* S+ v6 C/ h' X5 M. i, S* M+ ]/ p! F6 J* I! c
Democracy Watch创办人之一的Duff Conacher在接受加拿大赫芬顿邮报(HuffPost Canada)采访时指出,加拿大各大银行不仅经常提高服务费,令客户怨声载道,而且大量关闭分行,这既给加拿大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不利于金融业就业职位的创造。
6 ]8 f! H; n" z( z% K( Y% `
/ `" v; O1 X, _( v, O3 M. nConacher表示,加拿大银行业务中所存在的欺骗消费者行为已经不是秘密,他对银行欺骗的定义是,如果银行某一项服务获得超过15%的利润,那么这就是欺骗。他还举例说,业内不愿具名的知情者称,若某一消费者到别家银行的取款机上取钱,要多支付$3的手续费,但银行实际所付的成本只有20分左右,仅此一项,就可以看出银行欺骗手段的利润惊人。
: n& e6 z0 ?& H: y
/ Q5 A1 }0 I+ jConacher批评加拿大银行的做法不地道,不专业,也对客户不尊重。他说银行服务本属于基本服务,因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银行户头,也需要至少一张信用卡,但银行却是利用这种基本服务施展欺骗手段。
# L0 P0 ^0 x3 x( p. H5 R: A) m. h2 ]5 _9 Q% }9 A' @7 K4 [7 L
Conacher还提到,就在今年3月间,CBC曾揭出TD银行管理层向职员施压,向顾客推销产品,一度引发全国关注。为赚取更多利润,采取内部施压促销的其实不仅仅只有TD一家,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加拿大商业银行都这么干。CBC甚至接到数千封银行职员自己所发的信件或电邮,曝光他们在管理层的逼迫下,尽一切可能盘剥客户的内幕。6 S5 J$ _' L3 j
, x2 o3 c( x5 r2 n) q, E
Conacher呼吁联邦政府,仿效澳大利亚,对加拿大各大银行进行审计,希望联邦理机构FCAC(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 of Canada)能够明察暗访,对各银行的乱收费展开调查,以确定他们的各种做法确实做到了“遵纪守法”。此外,政府也可以出台政策,对银行所赚取的最高利润设限,比如若利润超过15%,银行就应该削减服务费,或是降低利率。
0 @7 M' D8 W9 O6 I" N8 f
' S& w: j9 f% E. L0 |1 L4 p8 P( K2 W, p9 H y4 N" H* [" U
0 ^; n2 n$ d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