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4|回复: 0

达真堪布:在心上圆满菩萨的六度

[复制链接]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7-12-6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 R3 r1 N0 Z. K% G- b: A, a* l- g7 N. ]4 E- I7 w
   大乘佛法是心地法门,一切在于心。菩萨的学处六度波罗蜜,也是在心上圆满的。
# l. V' u6 r2 L9 f' ]
# C% m% Q; A' w# f& \$ t
   布施包括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无论哪种都要具备施舍心,否则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所讲的布施。如果没有施舍心,心里没有舍下,即便表面上在做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在戒杀放生,但也不是大乘佛法讲的布施,功德不会圆满。
' ]+ ?8 b' i+ p5 C- Z
5 D8 U9 i7 |% i) Q/ b$ Z
   持戒就是相续没有染污,心地清净。若心不清净,即使很严谨细致地取舍善恶,功德也不会圆满,更非大乘佛法里讲的持戒。不染污即清净之意,清净即持戒。持戒分三种:持善法戒、断恶行戒、饶益有情戒。

2 H' {" [" I/ B8 \) A$ z  x. W
" H" G9 M- ]- D/ F+ u2 w3 c  E6 U
   安忍即忍耐苦行。无论遇到何种对境,都心平气和而非勉强地忍受,是心甘情愿的包容、接受。无论是怨敌的伤害、修行上的对境,还是对高深法要的理解,都能做到忍受、接受、包容。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也叫安忍。大乘佛法讲的安忍是心不动,心不随境动摇。一旦明白诸法的真相时,自己所有的付出便都是心甘情愿的,心平气和的面对任何事情,就是安忍。
' E+ [9 ~4 u- D5 X

( b6 G3 ]2 E! l. Q
   精进就是以欢喜心行持善法。对他人有利益、有帮助的事情就是善法,这也不离智慧的摄持。我们要以觉悟、智慧的摄持去帮助他人、利益他人。否则会害人害己。欢喜心是一种智慧、一种觉悟,明了而主动,带着欢喜心行持善法,而非盲目的冲动行为。

2 I8 e0 m% v, _) K2 C/ r4 s0 l. Q
% j: ~% ?8 e- y
   静虑是心专注。保持善念、正念,一心专注在此状态中不动摇,就是禅定。禅定不是必须要找一个地方上座,不是一定要面壁。初学者也许要依止寂静处,远离喧闹,但修行到最后,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够保持觉醒、明了。

! f2 ^( G# @5 ?9 [$ A
把心安放在正念、善念上,就是禅定。大圆满就是这种修持方法,认识心之自性之后,可以随时安住,起初只能安住一秒钟、一分钟,慢慢地把这些点点滴滴连接起来,保持这种状态,以滴水穿石的坚韧,不懈地修炼,最后一定能成就。这就是一心专注为静虑。

6 {6 K' @( ~5 L: ~

7 r; b" c) g3 d3 Q; o( F5 W" F
   智慧就是三轮体空。特指一切法自性为空,此空非单空,体是空性,且与显现不二,显现和空性一味,显现和空性一体。显现即有,空性即无,有和无是一体,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这与《心经》里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一样的。《心经》里讲的是五蕴,五蕴包含轮涅一切XX涅一切法都是如此,既是有也是无,二者双运。三轮体空即是不二法,是二谛双运的。三轮体空是智慧。
8 T# m% N" }1 B2 r

9 K, c7 A3 [. w  P& ?
   六度的每一度都可以再具足六度,比如布施:有舍施心就是布施;保持心地清净就是持戒;行持布施过程中遇到各种对境时能够忍受就是安忍;以欢喜心布施就是精进;用心、专注地布施就是禅定;以三轮体空的摄持做布施就是智慧。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智慧都以此类推,每个波罗蜜多都可以再具足六度。

1 }& r; a7 a( h! E8 k3 ^8 k1 v* _1 ?* j. {- z7 E' q8 i! c& O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25 16:49 , Processed in 0.108669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