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大多伦多密市59岁老太布扎尼克(Lukrezia Buzanic;下图)近日找到环球新闻网(Global News),说她是按揭欺诈的受害者,背债$640,000,事情已经拖了近5年未解决,但又投诉无门。她泪流满面地对记者说,自己夜不能寐,24小时处于绝望之中,体重已经减了45磅,但仍然看不到任何希望,她现在是生不如死,担心自己哪天会心脏病发...
2 W3 L- O$ \, Y# J. A2 e% h$ L2 @, C8 m8 u& [/ F8 x
她说是在2012年,那日她从邮箱中拿出一封信,拆开一看顿时五雷轰顶:有人冒她之名,以她的物业作为抵押申请了按揭,说她欠银行房贷$640,000!
F; V S' `6 e K4 s! L. w; f1 x" i7 A3 D8 v+ [! X6 z
这笔房贷是由宏利银行(Manulife Bank)提供的。宏利银行于1993成立,是加拿大第一家由保险公司开设,并由联邦监管的银行。
$ `/ d; ^- g: @. {( u s' M
8 a) x' I! w9 O6 j4 g布扎尼克对环球新闻网表示,她相信自己成了产权欺诈的受害人,因为她是在1993年买下这套物业,当时产权保险(title insurance)并不流行,不像现在已经成为买房过程中基本也是必须的手续之一。2 v( q; \0 { o9 @: b
' b4 f/ g0 R+ u E4 `3 O# ~布扎尼克于是和批准贷款的宏利银行联系,向对方说明自己是产权欺诈的受害者,显然是有人冒用自己的名字及物业申请并得到了贷款。2012年8月14日,布扎尼克向宏利银行提出欺诈索赔,并签署了一份宣誓书,表明自己的确没有收到这笔钱。) k& k( q; j& K& `, }) h
( P0 R: X% a4 M* P; t
但宏利银行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面一点儿都不积极。按照业主律师Norman J. Groot的说法,他曾经反复多次向银行方面提出要求,希望能看看房贷申请的原件,甚至都约好时间去银行查看签名之类,但最终都没有成功。8 W* ~) ?! Y2 a' a) @) G* g
7 _# V& G" x& v; X$ s% g n
当环球新闻网的记者向宏利银行查询时,对方发言人拒绝讨论本案的细节。
5 W+ u( b3 V# [$ Y- }" g1 ?9 ^4 l! C2 u/ D3 G! j# p
业主布扎尼克也曾经向加拿大银行服务与投资申诉专员办公室OBSI(Ombudsman for Banking Services and Investments)投诉,但该联邦机构拒绝进行调查。
4 ]1 s8 i. c' ]" o/ ]' G
/ R! O+ T9 b% l2 c布扎尼克在谈到这几年的经历时声泪俱下,她说自己本属弱势群体,完全靠残疾福利生活,她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卖掉现在的房子,搬到小一些的镇屋,但银行方面拒绝将物业的置留权(lien)移除,以致于她无法卖房。2 C0 y$ s0 y/ y& h. ^5 U9 g
( N0 _# i$ R7 `( [
这位饱受按揭欺诈案折磨,已经暴瘦45磅的老太表示,银行在批准按揭时本来就没有做足功课,没有对冒名申请按揭者的身份做严格的验证与核实,因此现在希望他们做正确的事情,至少要解除物业的留置权,以便让她卖掉自己的房子
$ V, X/ u$ Y. x! q7 i& [ 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