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0 d _3 x 有的人聽到一些難聽的話,心裏就難受、生氣。其實,好聽或難聽的話跟你沒有關系。你聽了很多好聽的話,就會變成好人嗎?你聽了很多難聽的話,就會變成壞人嗎?不會的。是好人還是壞人,是自己的本性,跟他人的語言沒有關系。 6 y% q: A/ ^; W; h+ u 那些比較有權力,條件比較好的人,身邊有很多人經常鞍前馬後的伺候,說一些好聽的話。他雖然知道這是有目的的,說的都是假話,但還是喜歡。人就是這樣虛僞,愛聽花言巧語。其實,這些話跟你沒有太大的關系。 x- n; H: i$ ^) ^ 但我們不是這樣的,聽到了好聽的話,心裏就沾沾自喜,總想聽;聽到了難聽的話,就不愛聽,總想逃避。現在有些所謂的上師善知識,知道這種人的心態、喜好,就說一些花言巧語:“你是老居士、大菩薩……”然後發一些加持品,大家都特別喜歡,特別高興,其實這些並不重要。 7 G) h2 |- S. S, z# e+ e 依止上師善知識是爲了改正自己的錯誤。上師善知識說一些實話,指出你的缺點毛病,才是真正的攝受,才是有意義的,但是人都不愛聽。' d6 V) T9 g. O5 ?! s- v
我們對待贊歎和誹謗也一樣。一聽到贊歎,就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一聽到誹謗,雖然自己沒有這些毛病或問題,但還是愁眉苦臉,甚至心灰意冷。贊歎與誹謗,都沒有什麽。若他們依教證理證贊歎我們,也可以沾沾自喜;若他們依教證理證批評我們,我們也可以反省或改變,但不是的。 * O! u H( B' k" M 人都是憑自己的感覺,高興了就贊歎你,即使沒有功德,也會說你有;一旦不高興了,就開始诋毀你,說你壞話,即使沒有這些毛病,也會說你有。這都是不可靠的。尤其是末法時期的衆生,以利益爲重。他在你身上發現了一些希望,想得到一些利益,就會贊歎你,送些禮物,想方設法親近你。當發現沒有希望了,在你身上得不到任何利益了,就開始遠離你,在背後說一些壞話,甚至會毫不留情地誹謗你。5 h9 v) e7 {+ v! c8 ]' o, F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泰然自若,不理會別人的贊歎或誹謗。做好自己,盡量地去改毛病缺點,盡量地去積累功德,讓自己具有功德,這是最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