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81|回复: 6

[加国新闻] 房子惹的祸!温哥华“批斗华人”上了头条

[复制链接]
鲜花(8) 鸡蛋(3)
发表于 2016-5-29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批斗华人”上了头条- A- f$ T& R3 b6 g& _" E0 h. u5 S1 C

- |6 B& z( |! J. `' I+ D" C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BC省议会新民主党议员DavidEby为了听取民众对温哥华价格飞涨的房地产市场的意见而在今年3月份组织了一次市民会议,原来预订了一个能容纳150人的会场,报名人数很快爆满;后来找了个300人的会场还是不够,又换了一个700人的会场,结果报名者还是立刻爆满。会上有太多的人抢着发言,很多人吐槽因为中国人推高了本地房价,让他们买不起房。与会者纷纷呼吁政府立即采取措施遏制房价,俨然成了一场针对中国人的“批斗大会”。
- f. l5 L7 w, d! I' p# w- Y" {
" \4 c% H$ C) R5 B该消息经报道后,在全球华人社区引起热烈讨论。中国媒体如观察者网、腾讯新闻、东方头条,甚至欧洲时报、西班牙友行传媒,以及加国各大媒体、论坛纷纷转载。" h5 ^/ L0 n, }# {5 c
+ }' d" F3 g. ?' X' m1 d. U% f
新浪网友东东的想V评论:“自诩是自由市场,却抱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太高,这不是很滑稽的事吗?如果是涉及赃款,调查并打击就是了;如果是合法交易,凭什么说三道四?有本事你们也去把其他国家的房价炒高啊!”
& ?$ E8 K/ O) {- `
+ }# u& ~( X+ `  j曾代表进步选民联盟(COPE)竞选温哥华市长的王璐(Meena Wong)也在《加西周末》微信公众号该文章下留言,“本地房地产问题不只是外国人购买房地产,更重要的是外来资金流入加拿大地产市场。当政府和地产发展商宣扬鼓励建造更多新的住宅单位来减低价格,这纯粹是晃眼法,因为加拿大的地产市场在没有法律控制(的情况)下,是面对全世界投资市场,外来资金流入(投资者很可能是加拿大籍或永久居民),造成加拿大房产价格和供求不受本地市场经济需求来制定。所以政府除了要限制国外人购买房地产炒作外,更重要的是控制海外资金流入本地房地产市场炒作。”
/ e5 F- n, G6 }. h: E
8 l4 L) t4 D1 Z4 g0 n新华社发文 聚焦地产洗钱0 j: h. c" r1 f" o. J! D

" k8 [- t! Y3 W" [+ D; \! q5月12日,本地媒体曝出一名中国学生周天宇(Zhou Tian Yu,音译)买下位于温西Belmont Avenue 4833号的一栋价值3100万的豪宅。该豪宅有5间卧室、8间浴室,占地1.7英亩,室内面积14600英尺。土地所有权文件显示,周天宇拥有这个豪宅99%的所有权,而另一个仅占1%所有权的主人名叫冯翠(Cuie Feng,音译),是一名商人。两人支付了超过2000万加币的现金,剩余1/3房款则向CIBC按揭,每2周需支付$17,079.41的房贷。消息传到中国国内,引发舆论大讨论。人们纷纷猜测周天宇的真实身份,甚至有网友指出该人是中国某金融高官的儿子或侄子,还有人认为此人是加拿大某同名的19岁华裔女音乐家、钢琴家周天羽。结果钢琴家本人不堪其扰,第一时间出来澄清否认。周天宇到底是谁现在仍是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U3 v5 U3 p( Q) x5 P4 w" D8 l

9 D: u# f1 @9 J" t, L6 Q5月22日,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又在周天宇的话题上烧了一把火。一篇名为《多国房产市场易成洗钱温床,查处监管有难度》的文章以周天宇买豪宅的事件开篇,介绍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中国移民热门国家反洗钱的情况。文中指出,澳大利亚反洗钱机构已经确认,“在澳大利亚,购买房地产等高值商品是一条重要洗钱通道。不法分子选择房地产市场来使非法所得合法化,是因为‘买房时允许使用现金’且‘可隐匿真正获益人的身份’。而且,“不法分子会利用身边亲友来打掩护,让他们代替自己成为房产的合法拥有人。有时,他们会申请贷款,并以分期还款形式洗钱。”整篇文章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而海外媒体则纷纷以《新华社:华裔学生1.5亿购豪宅是为洗钱?》等惊悚的标题报道这篇文章。1 l6 _& L9 F" B7 g2 u

, ]- X- G" J  V$ _加拿大方面,在洗钱方面的消息也不是很乐观。加拿大反洗钱机构加拿大金融交易和报告分析中心今年3月指出,尽管反洗钱相关法律要求房地产中介确认客户信息及其资金来源并上报可疑或大量现金转账交易,但在对大温哥华地区的定向抽查中,80家公司中的55家没有这样做。
. a$ |: {8 f% W9 U" y
1 D1 [3 l4 j0 u中国留学生成房价高的新元凶?
% m9 g5 T$ ]# D- f
, V$ g: Q. _0 B" H3 @0 U7 _周天宇购买豪宅还牵扯出另一个群体——中国学生。麦当劳地产集团加拿大房地产投资中心执行董事Dan Scarrow说,像周姓学生这样买下一栋豪宅的案例在加拿大太普遍,可以说屡见不鲜。言下之意是这实在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大家未免有点少见多怪。' p. x0 m4 ]+ Z! p/ o$ b  G8 }

2 m( ]  ?4 ^6 H3 j% V本周媒体报道的一则看似与地产无关的新闻又将中国留学生和本地房地产市场联系到了一起。根据加拿大移民部的统计,2014年中国大陆来加的国际留学生数量为7万2000人,远超过去的“留学强国”印度(3万6000人)、韩国(1万7000人)和法国(1万3000人)。可以说,每4个加拿大国际留学生中就有1人来自中国。仅大温地区就接收了11万国际留学生,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大陆。这是一件好事,连卑诗省高等教育厅长韦勤信(Andrew Wilkinson)都强调,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国际留学生能为本地带来“社会、文化和经济效益”。
! D  S" u4 P) u* T+ ~+ i" m" H, y1 I+ i$ t5 a; ^: Z8 q3 x
专家指出,中国的家长很乐意把孩子送往加拿大留学有三个原因:一是真希望孩子在加拿大能受到更好的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呈现低龄化趋势,也反映了中国家长的一种思路,早点适应英法语及文化环境,对孩子以后考大学(不管是考加拿大还是美国),更容易实现“无缝对接”。第二个原因是希望曲线移民。第三个原因,温哥华移民律师李克伦(Richard Kurland)将之称为“bonus(红利)”。他表示,把孩子送到加拿大来留学,顺便在当地(通常是多伦多和温哥华)购置房产,对有钱人来说是一种资产的全球配置。房屋升值,而作为“低收入”的留学生,如果卖房甚至都不需要交纳增值税……
$ s- R; ^. W4 C: c9 h- e
- {% D) `* p; ]而这第三个原因,又触动了本地人敏感的神经。彭博新闻指出,加拿大贷款和房屋公司已经开始对外国留学生对温哥华和多伦多房市的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在追踪相关数据,尤其是像温哥华卑诗大学(UBC)校区附近,许多百万甚至千万豪宅的主人就是国际留学生。
: s- R9 b5 T5 p
' |, Q7 q  h' ]) J/ M6 Z之前西门菲沙大学(SFU)城市专业的研究专家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去年仅半年时间,温西共172栋独立屋成交,其中约7成买家来自中国大陆。在职业申报栏中,36%的买家是低收入的家庭主妇或学生。而这些均价超过320万、被“学生”所买下的房屋中,8栋中就有5栋的买家是直接付现金……
, n  b; U+ W' e" B  A* P  \, [2 s/ @* @; e/ o
根据加拿大政府的计划,到2022年,要将国际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数量增加一倍至45万。已经有人开始担心:有钱的国际留学生要过来,政府又不限制外资买房。无可避免,加拿大的留学热门地点,比如大温和大多,房产只会越来越热……, `6 d, x8 @9 ^' C2 J5 P
4 O: K4 }* a( X7 M  x# O
满地可银行(BMO)经济师Sal Guatieri近日比较温哥华和美国旧金山近年来屋价的升势时指出,如果走势持续,2018年3月之前,温哥华的房价就可能追上旧金山,从全加拿大房价最贵的城市,变身为全北美最贵的地区。) T: j# ~7 J) P' K; l
* `4 |6 P+ [' k
总之,最近与温哥华有关的新闻,大都和房价有关。中国人在财富增长、大举进入其他国家时,给当地带来的冲击是剧烈和震撼的。中国移民、留学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要承受这种剧烈和震撼带给自己的反作用力。! M1 x6 |( f) K% x4 X% }5 R" G
( o  d) m/ K# m$ V: t8 g; ]
鲜花(662) 鸡蛋(1)
发表于 2016-5-30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以米国为首的金融玩家恶意逼迫RMB升值而带来的副作用
鲜花(2) 鸡蛋(1)
发表于 2016-5-3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在炒房?
鲜花(122) 鸡蛋(0)
发表于 2016-5-3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26) 鸡蛋(1)
发表于 2016-6-13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0) 鸡蛋(0)
发表于 2016-6-13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6-6-18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自诩是自由市场,却抱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太高,这不是很滑稽的事吗?如果是涉及赃款,调查并打击就是了;如果是合法交易,凭什么说三道四?有本事你们也去把其他国家的房价炒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14 17:18 , Processed in 0.13051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