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 r" u% y2 N& a( f 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發願很重要。如果我們不是真心想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沒有辦法。* f# }" ?: m1 q* _* x- e, K
9 i$ y9 i' D. B
第一,要有出離心。那麽怎樣才能生起出離心?我們講過輪回過患裏的道理,你要一個一個的去想,一個一個的去悟,最後才能生起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沒有放下世間的瑣事,還在留戀,是不可能往生的。% Q& s% ?) P& v, h0 ~
6 H6 C, C. G) _9 M; b" U
第二,一心想去西方極樂世界,一心想見阿彌陀佛。《阿彌陀經》中雲:“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1 n; g( V, m, R, a+ [9 I2 n
+ J( F* m7 `" Z" _8 ?$ R. E* x. b" {#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想著阿彌陀佛,念著阿彌陀佛。
, |% R, P4 q, ^6 \7 Q
' o' E+ i, ]4 L6 _" d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什麽是一心不亂?就是一心想著西方極樂世界,想著阿彌陀佛,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叫雜念,都叫妄念。沒有雜念,沒有妄念,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w# r) N5 m P5 w
" {: q* x0 A+ l c7 \6 o4 D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臨終的時候,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大乘比丘圍繞著阿彌陀佛來接引。
F& n F2 r3 s, a* H% l
7 p6 \" m* c( b e7 O# ?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顛倒很重要。若是心顛倒了,到時候還想著世間的瑣事,還留戀自己的兒子或者女兒,這叫顛倒。不顛倒就是阿彌陀佛及衆眷屬來了圍繞著,自己特別向往,終于可以走了,不回頭。
u+ k: `- `9 B V6 }2 j, B 2 Q" K5 m1 F6 ]+ {* B' e5 p
《極樂願文》裏講,好比一個就要被砍頭的重刑犯,如果可以越獄,他肯定頭也不回地跑了。這是一個比喻。有沒有這種信心?有沒有這種心態?到時候阿彌陀佛來了,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個時候卻想著兒子,想著女兒,想著自己的財産在哪兒,到時候放不下啊!攢攢攢,攢了一百萬,“這一百萬還在銀行裏,密碼兒子不知道,怎麽辦呢?”“辛苦積累的財産,怎麽辦呢?到時候誰拿走啊?若是兒子都拿走了也可以,但是還有很多其他的財産會在哪裏……”一想這些就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R9 N, K1 T' n5 E2 _
) E1 e9 f) Z8 G( B' g0 L1 k+ F
如果心顛倒了就墮落了。心不顛倒,“即得往生西方極樂國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死的時候沒有牽挂,很安詳,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如果面對死亡或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有很多挂礙,有很多放不下的,就完了。( ]' T& O; x! S1 U
% ^' M% o4 t/ H& E) t v! r. D W
發願很重要,《極樂願文》裏以回向的方式發願。回向和發願有什麽區別?只發願就叫發願,如果有功德要回向就叫回向。沒有善根就是發願,有善根就是回向。這個是有善根的回向,回向往生極樂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