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阿妍生活日志
. ~: h& |/ J3 d3 W
* |# \& ^* @1 t: U孩子在上课外班的间隙和一旁等待的妈妈聊天,聊着聊着,她突然问我:有没有给孩子买保险?没,我一脸无知的表情,给孩子买什么保险?有用吗?于是,她开始呱呱呱给我讲。婆婆在一旁脸色有些沉,低声对我讲:都是骗人的。卖保险的,是骗人的;理财顾问,是骗人的;传销,是骗人的;地产经纪拿了回扣,骗人更厉害。 / |/ B! c( n, |2 w
( v- F9 l5 t n3 j' c有哪行,不是骗人的呢?“他们是骗人的”这是我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一种评论。
, v- o8 Z8 L. g) ?2 M, w
+ u& `; h# v: L
3 y6 [% e, p+ D
, m- a' t+ F; A: A% A' K$ s8 H4 }# a9 P! Z
老老实实打份labour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谁谁也不理,什么都不买,是不是安全,清静了。可是卖保险的,卖教育基金的,卖理财产品的随时随地都会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冒出来,如果你的朋友或邻居就是从事其中一项工作的,你还能脱口而出“你是骗人的”吗?
$ M9 s' s6 i9 D5 m9 E& i$ m# O" q$ D2 v P; ?& [
当我们脱口而出这样的判断时其实折射了我们内心没有安全感,充满不信任— 这是不是前几十年中国生活的烙印呢?而且细想一想,你这样的话语,如若对方是你的朋友,她(他)会不会觉得是一种侮辱或伤害呢? - X7 q) }& a4 b7 P, q- Z
- x- o5 n) k2 F: | I+ \ W
, e8 d/ r8 ~- c$ W" m% @) ?" L1 T# v6 o8 w6 s. z$ ^% n2 p
其实生活中面对这些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他们推销或介绍的那一款产品对我们真的有益吗?像人生意外保险,我家以前也没买,在某次领导公司的飞机出了事故后,他返家第一件事就找了保险公司买了这类保险。以前人家说什么他都听不进,觉得没必要,买保险是让推销人拿回扣,死活油盐不进。听闻出事,马上,二话不说,签单,买!。 57 r5 c1 E" e9 M7 i+ Z8 E
1 L; K5 b4 [. _( b; ?其次我们的财力是否足够应付。不管是哪一种,它都需要我们长期的财力支撑,所以要考虑到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去应付它,别到了半道上自己要撤资。 i7 h: V( G* ^) [: e" \% ^
( }7 v J6 l* R; q! H; a
第三,退一万步,你不想买,没有这个需求,也不用拿鄙夷或嘲弄的眼光对待这一行的从业人员。各行各业,只要是正正当当,都值得尊重。人家没偷没抢,社会上既然有这样的行业就说明有这样的一个需求,他或她勤勤恳恳地寻找客户,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获利,这有什么可耻呢? - B2 o- M! B6 v5 D( G. a1 [
+ V1 ^" C& q; L/ l# n6 H+ p& E& W2 b
3 I- l. x) k6 K我不知道在西人的观念里会不会将保险,地产,银行卖理财产品,做直销的行业人员等当做骗子,但我知道,我认识的朋友里有做这些行业的,她们勤奋,努力,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自己的收益,光明正大,阳光幸福。 : p# } Z% V3 |& y6 s2 Z% h8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