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政府告诉我们说,从今以后,不会再有任何大而不倒的银行了。) Y: M# [6 t* ], A
U! J, a- W; c' m( |- C1 [" b7 G$ s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银行现在有了更多的资本去应对潜在的亏损,而且监管也变得更加严格了,能够做到防微杜渐,使得大问题不至于发生,也使得高风险的行为受到明确的制约。如果这些预防措施还不能起作用,监管当局就将对那些陷入重大麻烦的大银行进行有序清算,而不动用政府的资金。( p. j4 f1 I1 \$ I3 y
0 Y ?/ i/ x$ }9 H
不过,一些重要的银行监管官员和银行业专家依然持怀疑态度,认为新监管体系不见得就能够终结大而不倒和政府救援的时代。他们认为应该采取更为激进的解决方案,即拆分那些最大的银行。$ g, |0 H' S# T. N9 b* M3 D
4 C3 z6 o5 R, T- N' ~
尽管我们也担心改革的力度可能不足,但是我们相信,对于拆分最大银行的成本收益分析,大家给予的关注还是太少了,更谈不上去考虑这种史无前例的行动的细节了。与此同时,大家对于指责大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当中的坏影响,却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热情。
c9 c1 G. b* R! C5 W1 i
3 f' S6 G: V3 h! @ 怎样的银行才是过大的?致力于推动金融行业监管和其他政策改进的金融稳定委员会界定之下,这个世界上有二十八家具有“全球性系统性重要意义”的银行,而其中有八家是美国银行(14.58, 0.06, 0.41%),截至2013年6月,控制的资产合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90%。在其他的国家,这样的大银行数量相对较少,但是资产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则往往更高。比如,瑞士有两家,英国和法国各有四家,但是这些银行资产总规模相对于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分别为333%、310%和297%。德国只有一家这样的银行,资产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9%,距离美国八家银行的合计也相去不远。此外,荷兰、瑞典、西班牙和日本的这些相应银行,其资产总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高于美国。
$ F/ V: M6 }: _# U# E7 G! C5 q0 ]5 P5 O- x/ J ~/ e. z
换言之,以相对于各自国家经济的规模论,美国银行其实还算是小玩家呢,当然,如果拆分,则和世界上的其他大银行相比就更小了。这些银行要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规模太小显然就难以为继了,而到底怎样的规模才是过大,可有什么有说服力的证据?: t5 k9 ^9 v. L
9 S1 r" g6 l: ] K3 M" L. | 事实上,要以明确的逻辑来确认大银行具有,或者将要具有系统性的风险,也是极端困难的。如果2012年《银行业安全、负责、公平与效率法案》能够获得通过,将银行的非存款债务限定在国内生产总值2%以内,那么将有三家大银行违反了这一法案。如果采纳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逊(Simon Johnson)将银行资产限定在国内生产总值2%以下的建议,则越过红线的银行有七家。 `1 x9 Y: }5 Q; s, E! m
$ h c( ?7 I* g9 F
与此同时,在那些被认为具有全球性系统性重要意义的银行当中,有两家将被允许进一步扩大,因为他们的资产规模距离这一比率还有相当的距离。与此同时,其实在现有架构之下,那些大银行想要通过并购实现增长,其实已经收到了法律的抑制——合并后的新银行存款规模不得超过全美存款总规模的10%。各种新标准的随意性和矛盾性其实不难发现。, {3 q' W Q3 P- q4 {
7 V# p b2 Y- A7 w
其实,在讨论拆分大银行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银行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当我们开始思考大银行该如何拆分时,这个问题就变得复杂起来了。美国八家有全球性系统性重大意义的银行都是控股公司,总资产为10万2000亿美元,而他们的二十三家银行子公司资产7万亿美元。至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则是由各种证券、保单和其他产品所组成的。这些大银行的主要资产其实都在其他国家。比如说最为明显的花旗花旗(C),海外营收占总营收的57%。
% e c8 R) _( Y$ `7 O; M) ^1 x: J4 H# Z$ n5 Q+ @
事实上,全球最大的那些银行,大多业务构成复杂,资产和债务也种类繁多,这就使得比较变得更加困难。可是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才能拆分美国的大银行,同时还确保他们面对其他国家没有类似限制的银行时不至于在竞争上吃太大的亏?
( K' l! x# |% g+ I4 W( f" m$ {5 Q4 c( a- w5 K# B
如果对不同大规模的银行采用不同的标准,那最后会不会使得大而不倒的问题最终再度上演呢?此外,那些拆分派的人们是否考虑过那些拥有银行的大公司呢,比如通用电气(26.02, -0.12, -0.46%)、东芝[微博]和塔吉特?还有那些功能和银行类似的货币市场基金、房利美和房地美等金融公司,以及那些美国国际之类在金融危机当中得到过救援的保险公司?
7 p1 r' m& }, p8 ?' j' l7 m2 {2 [! Q
8 I# |/ Z; }% q8 q( O* L2 b' V) c 我们注意到,最近的这次金融危机,其实首先是由监管政策的失误导致的,后者鼓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金融机构都去进行高风险运作。尽管许多大银行都利用了这种政策去追逐短期利润,但绝不是其他机构就没有这么做。归根结底,通过相关法规,执行导致金融系统变得脆弱,最终酿成大祸的政策的,还是议员们和监管机构。
* f9 x) ^# H! G- _" S" y: q; D
5 ~8 M: J% t9 R H 当然,大可能确实是个问题。除了大而不倒之外,大银行往往还拥有强大的游说集团,可以用来左右监管的走势。想要知道大银行的潜在危险,其实只要思考一个简单问题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大?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大银行提供的服务就比小银行更加出色,或者他们的整体成本就会降低。通观前后,银行要变大,可能正是为了变得大而不倒,大而不守纪律,大到足够影响监管规则,让其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S( r! f3 V' q* z: t D
6 A8 v5 r! Y# S 不过,尽管有这些问题在,我们依然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拆分大银行的好处超过坏处。毕竟,在1980年代,在没有大而不倒的问题时,政府其实也曾经通过各种手段援救过程其实我的小储蓄与贷款银行。那时候固然没有大而不倒,但确实可以说是多而不倒。9 T8 z5 S4 e3 l1 e: z
* g J0 |0 a7 r3 U$ G 事实上,我们没有充分的证据说对于银行而言,规模作为一个问题,其危险程度要超过银行的高风险行为,因此我们的建议是,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限制必须双管齐下。此外,考虑到监管机构在减轻危机严重程度方面的糟糕表现记录,恐怕我们还应该仔细研究一切切实改善他们工作程序,让他们更加认真负责,达成稳定性目标的问题。(子衿) n0 K, w2 m; G' N5 V: g& d
{; D$ u( ^) I- g$ U(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