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6|回复: 3

[加国新闻] 我欣赏隔代教育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3-8-1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舟峰
, s' e: a) ]' X1 H4 m. [- W9 G0 ~% h3 S
我每次来加国,总能见到一道另类的风景:在学校、幼儿园门口不时有老人的身影,他们在护送着孙儿辈们上学、进园,或在公园绿地陪玩戏耍。本人和老伴也是属他们一族,演绎着这幕隔代教育的主人公角色。
6 v1 B/ }9 S. O; e7 R
9 y# G  d6 i$ e# b华裔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太紧张或者没做好抚育孩子的心理和知识准备,或是因在加国雇佣保姆开支太大,不少孩子在出生后就被托付给远从国内赶来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就会自觉或被动地替代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而冲锋陷阵。+ M3 x4 u2 A4 }5 |9 d! Q9 T

; i/ e* ~0 `* ^+ [& k触景生情,于是我在想:随着移民趋势的扩张,这种隔代教育现象的衍生,是利还是弊?0 ^. N* i( y2 G9 R
中国有句俗话,家有一老,赛似一宝。言下之意,对于哺育孩子,老人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老年人有着丰富的育儿切身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等体验,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能为年轻父母带孩子提供不少经验参考。3 x  Y; @! K2 O% T2 r% \+ x
. I4 n: V8 r/ R& D- h
就说那年我外孙女出生后,一直是母乳喂养,但是昼夜啼哭,日见消瘦,而孩子妈惯以国人的哺乳方式,还遵循所谓书本知识,就是不让加食奶粉。好在姥姥固执己见:“是她妈奶水不足,挨饿多日所致,必须加奶粉喂养”,外婆的经验服人,最后定论与医嘱一致。 . N" }5 S; u) X9 [

; ^4 ]- n# [$ p其实我们老人对孙辈倾注了很多的心血,都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着,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是他人望尘莫及的。这或许就是许多年轻爸妈一致认同隔代教育的安全优势,并得到了毋庸置疑的印证:不久前,我在万锦市某小学操场,碰到了从北京来的两位老人,闲谈之中,得知他女儿近日又生了娃娃,老人是为照管小孩四度来加,尚在办理移民。 $ c" }4 s  z1 ~8 a

% x% G& \& W$ e
" R7 m. Z5 F: Y: ]2 I! [+ U# _( Z& N
问及他们女儿为何还请了保姆?老人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女儿的工资与雇佣保姆支出大致相当,只是一则女儿喜欢上班,对养育儿女经验不足,相信爸妈照管能力比自己强;二怕产假过长影响现任职位,故而宁可让老人照管两儿子,家务杂活由保姆承当。”这里,隔代教育的亲情信任基础可见一斑。
. j6 R% r) [  D- J6 ]! a2 f; V) n% D7 E1 ]7 O5 S" C
还有,为了避免第三代在“隔代亲”的亲密度上产生偏向,在加国华裔族的亲人群里,轮番来加照管小孩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见多不怪,不日,我又与来自山东和杭州的两对老人搭讪,原来他们是两亲家,正在为担负照管任务的“交接班”而忙碌,看我对此似有不解,笑答:“我们都喜欢孙儿,怕他长大后对我们亲疏不匀,孩子他爸妈更希望我们在隔代教育方法上能取长补短”。一语中的:年轻的爸妈和老人们都青睐照管孙儿辈。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情感基础和管教能量,大多数老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充裕,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有足够的耐心照顾好孩子,给年轻的爸爸妈妈专心致志地投身于事业提供正能量。
* u; V. V7 T$ y: Z5 k( J$ ^* A; B
- E6 ~3 s, B' D% Y8 t0 Q# E7 E3 y: [$ j% \) g
实践出真知,隔辈教育的长处还远不止如此这般。我以为,作为经历艰难磨练的“过来人”,传承华人勤俭、谦虚、奉献、宽容等美好的品德都会在与孩子的长期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新一代的孩子,让孩子在不自觉中形成优良的质量,更健康地成长。从某种角度来说,爷爷奶奶是孩子很好的老师,爸爸妈妈一般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而老年人更多地注重孩子德行的培养,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2 m. l4 B; M9 \: G) K2 x" e
6 e+ {$ C+ q7 A, {! S; ^
* G1 X3 u4 d7 j: H3 s6 J- R- x- Q
由于没有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拖累,祖父母辈在心态上比工作紧张、压力繁重的年轻父母要平静得多,比较有耐心去陪伴和教育孙辈;老人历尽沧桑后的返朴归真,自有一种“童乐心理”,特别喜欢与孩子玩乐,易与隔辈建立融洽的感情,即所谓“隔辈亲”。这里,允我晒晒切肤感受:来加国不到一个月,刚满7周岁的外孙女的性格比以前开朗、活泼多了。她很乐意和我一起玩游戏,搞计算机,走象棋;小小年纪一口流利英语,我若碰到英语简单会话上的难题,孩子还是我的老师呐。 " v& Y: Q* x3 i0 S- w
; y8 I7 _: T# T; D7 t& x
2 Z3 r; K8 d7 w/ P+ u3 p

0 L$ @+ M0 K- K# Q/ F  }当然,我也能随时纠正她的汉语作业和国语发音,她对普通话和地方方言也很乐于问(意思)和学(口语),在听、写、说三方面都很棒。故而隔代教育在培养国语和家乡方言上的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这么认为,华裔小孩与中国“根”的距离拉近了。
: {5 Q$ r+ i4 i6 U
9 _* k( R$ g8 n5 }& o8 E
! L2 h! z' b4 x! \
/ f3 N( n4 U3 |$ L) Z/ C' ^" m我欣赏隔代教育,体味在与小孩的零距离管教过程中,对老人的自身也有利,不仅可以缓解老人的孤寂,享受与孙辈玩耍的天伦之乐,保持老人健康的身心也大有裨益。和孩子在一起,互相为伴,让爷爷奶奶不至于太孤寂,还能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机和活力,心态会更加积极和乐观。而孩子有了老人的陪伴,也可以让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受益无穷。这些年我感谢外孙女的陪伴,在这里我似乎比在国内活得更快乐,更年轻。我设想,如果家里没有隔辈小孩,我的异国他乡生活将会枯燥无味,甚至一天也受不了。我感恩在隔代教育中获得双赢!
' G7 _* a  c: d$ ]
6 ]. S& `! t9 [0 h; c
. }- ]; J, D4 U; ?+ j
) N* g; C% J1 g. V诚然,要不断提高家庭的隔代教育质量,对老人自身也必须克服一些弊端。比如老年人容易溺爱孩子,老人陈旧的思维方式或生活习惯跟不上教育孩子的现代科学方法等,都很容易让隔教产生不和谐的音符。我以为,要改变隔代教育质量不尽人意的弊端,就需要年轻父母和祖辈们多沟通,孩子的爸妈不能在管教上一推了之,更不能让老人取而代之。血浓于水,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永远是超过对祖父辈的。 ( S" O$ W* o( r5 E
鲜花(36) 鸡蛋(0)
发表于 2013-8-14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7) 鸡蛋(0)
发表于 2013-8-15 1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的孩子自己带,什么没有经验?推卸责任。老人就都能带对了?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13-8-1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5 21:25 , Processed in 0.12951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