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来源:房地产周刊 c: R3 X3 p3 {2 N0 L# G% P' l
7 [# `, z9 e9 q5 k
口述:Cady Zeng 采访/整理: 2013-07-19 15:07 7 h9 {8 H2 S% X3 f; M
主人公: Cady Zeng
- t$ u2 H" @. E1 g# ]+ l年龄: 30
@+ V9 U; w2 w) Q, U6 n2 ^工作:销售 $ c* s3 {$ P+ q0 k) z
1 X/ [- D/ Z, r5 m飘扬过海,落脚定居6 m; E+ x; @3 p$ z* G) R
我不建议大家当房奴,但我所叙述的意思是,有购房需求的,还是早买比晚买好。虽然既不是从事房产业工作,也没有买过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我接触过的房子还真是不少。
. L* r. O9 `; D2 d* U& W. V我是2008年2月底从中国来温哥华的,那时侯25岁,国内本科毕业工作了2年,又在温哥华读了个会计文凭。那时是没有任何这个城市的亲戚朋友,只有一个曾经喜欢过我的同学在这儿,来了后,当然他也帮过我不少忙。对于温哥华,我一直有很好印象,也许是从当年那部很火的《别了温哥华》里,看到了温哥华的美景,干净,整洁。 2 g* I3 Y2 ?+ r) R; G
但真正住下来,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也没有稳定的工作提供收入,只能找便宜的房子和别人合租。那是在温东某个区域,有时候马路上会看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人,买东西也去华人小超市,挑一些便宜的菜,只为省一点儿钱,因为我知道,以后用得到钱的地方还很多。相比出国前,我感觉生活一下子降低了档次,却也不能和国内亲戚朋友说太多。有时候,我甚至有一种想转身就走、打道回国的感觉。但想想出国的最终目的---在这里落地生根,以后在这里生儿育女,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也把父母接来给他们一个好的养老环境,我想,我必须坚持下去,我要在这座“世界最宜居城市”落脚定居。
( F7 Y1 q5 d' e, r4 r& P读出会计文凭后三个月,我找到了工作,面试的当天还认识了我现在的男友,哦,应该说是未婚夫了现在(笑)。这中间的感情如何发展,就不多讲了。当时他是没有房子的,也是租房子住,慢慢的随着我们的交往增多,也渐渐的因为我们都开始决定要在这里一起开始新生活,他有了要买房的想法。 : o! p# I3 Y8 T3 Y
买房进行时:
+ E4 \7 i0 D1 @3 H2 c/ v* [决定要买房,我们开始关注各种房产周刊、楼市周刊等。免费的那些周刊、月刊之类的,我们几乎每期都拿,当然当初我是被动的,因为我并不了解他的想法,甚至我以为我们之间是不可能的,所以也没有很多同学买房时的那种兴奋和激动。他每次拿到最新的杂志、报纸,和我在餐厅里讨论准备去哪儿看房时,我只是当一个静静的听众,因为那时我也完全对房子没有任何了解,甚至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要买房的想法(原谅我的愚昧吧)。慢慢的,听他介绍的,哪个区的房子可以买,值得买,因为那里马上要通地铁了,哪里马上要建公园了,哪里的房子和水景,哪里的房子更适合居住,有超市、饭店、学校,生活便捷……
* A! \6 C+ c, W6 o& |+ k他找了个做地产经纪的朋友,抽空就带着我们一起去看房子,列治文,本拿比,新西敏,素里,没有具体的地点限制,只把目标锁定在25-35万左右的公寓。
6 O. N8 v# Z+ ]陆续看了几个月,有一间列治文Richmond Center附近的二手公寓让我们总算是有点感觉,10年的房子看起来保养的不错,地点周围各种商场食肆也蛮多的,就交了2000元订金,可惜好东西竞争也大,最后被另一买家PK掉了,这钱自然也不归还给我们了,所以建议要买房的朋友,没有考虑清楚前,不要轻易交纳订金)。 无忧资讯 ; ~; B: C2 H% i( Q; T% K6 @1 f
回想看房的经历,想想我们还真是认真。试过早上六点多他就来到我家楼下接我,然后我们再开着车一起去到某地产周刊上介绍的open house看房,看房中他还记笔记,拍照片记录。开着车回家,一路上探讨今天看的房如何如何,优势和劣势等等。那真是一段疯狂的经历。但是不得不说,看得越多,越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其实从内心来说,我并不着急着买,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能买个楼花先,过个2,3年,如果我们感情稳定,就可以入住建成的新房了。 * L/ }9 _. i* [( h+ P
后来列治文某楼盘公开发售,我因为工作原因在外地出差,没有过去。当时的BF自己一个人开着车去,他回来后说要带着我一起去看,然后又请当时的销售员给我介绍了几套他觉得不错的房源,以及周边的发展。最后,我们同时看中了一套700多平方尺左右的两房。 * {/ s' R( F* t
这个房型很实用,进门是餐厅,据说是本地知名设计师设计的,我们都非常的喜欢。自带的露台,可以看见小区整个绿色景观。我们对这个房子的采光、通透及环境啊都是非常满意的。 另外,这个小区当时也算是附近教大的一个小区了,除了我们这种高层公寓,还是城市屋townhouse,相互独立但又集中,生活在这样的小区,周围的配套设施肯定不会差。
: }! ~, [+ C! I2 N) K2 X我不开车,房子离天车也近,去机场也方便。这让我真正了解到“地理位置是王道”的选房黄金法则。回想看了这么多房源,发现许多房子看着不中意,主要是要么单价太高(升值的空间不大),要么就是交通不方便。* @$ [( }2 N8 n+ }) E
& e1 e2 U' |( s买了这套这套房子,我们花了2万重新又稍微装修了一下,我喜欢清新的家居风格,房子以白色为主,是我从小梦中的梦幻之家样子。而附近又有几个大型楼盘在建,周围超市,mall, 饭店都信步可达,去到市中心或是其他城市,我搭天车很方便。4 T3 W C$ y; C# q/ A0 S3 {
BF说,这套房子从我们买到现在,应该又涨了2万左右,周围看房的人也很多,现在很多人都想买这片区的房源。有人建议我未婚夫把它卖了,再买套townhouse做婚房。当我们都觉得这是我们共同看中的房子,如果可以,希望能作为婚房。待到经济基础再好一一点,再换更大一点的房子吧。或者,等我们有了宝宝,再做打算。我不想为了房子,让他和自己的压力太大,变成房奴,不是我当初来到温哥华的目的。 . [8 ^: N( U x S0 [* W9 c4 o
而我现在最期待的,是今年9月成为他的新娘。 2 ^* U1 J" a! _/ v$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