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关于华人如何融入美国人的圈子) s3 b2 A6 {* k- t: o6 t* N
来源: 刘翔熙的日志& t0 W: R$ V* Z0 u3 y( s% c3 u
( b+ U/ R( C5 P- v7 F' B
昨天和腐败群的哥们姐们说周末聚会的事情,扯着扯着就说到了language partner的事情。 作为一个管理过2年多 language partner 项目的筒子, 我对现在LP的情况并不乐观,自然鼓动大家一起开吃,而不是去搞流于形式的LP。这时候WHQ同学就放了个小炸弹:“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能融进美国人的圈子”
: f" j4 X; v, B3 T( C6 o+ x; s; O
3 T' r- J. Q; |% v/ Q. @+ NOk, 楼迅速歪了。。。2 D( z6 |8 ~7 h. y1 i$ y* R- v. O
: o" T* T: \" o& B0 e
我提出了俩问题:1,什么是美国人?2,啥是圈子?或者扩展一点,什么是“主流社会”?不搞清这俩问题,任何的“融入主流”其实都是在无意义的邯郸学步,弄不好被人家欺负了还以为是融入圈子过程呢。。。
& R: v- D8 ~2 k# x7 |! T" x; g$ x9 i0 A. T0 F6 f% @, V
首先的问题就是啥是美国人?虽然理论上有米国国籍的同学都是米国人。不过从我个人对国内不少人的观察来看,这些人的定义其实是:美国环境内长大的白人,或者行为举止价值观等类似白人的有色人种。(如奥巴马,骆家辉等)4 B0 m+ }3 j6 J c" m& T0 s1 ?
+ ]) Z4 O( c5 `, ^( Z
这样其实是很悖论的,尤其对我这样的怪胎来说尤其如此:作为一个在美国生活的时间和在中国生活时间等同的,国籍还是米籍的银来说,我肯定符合第一条。但是和我接触一下的朋友大多数第一反应是我价值观和对问题看法绝对不像白人,更重要的是,下了班我还是愿意吃东北乱炖,看中国好声音。。。这么看来,我应该不算“美国人”,至少从后者定义如此。# t9 e" p" O1 ~6 ?
# I9 }6 ^; G( p, @, X+ i问题是说句不客气的话来说,我就是标准美国梦(American dream)的表现形式哈。作为1.5代小移,先玩武的去当兵打仗服务社会,回来拼命读书硕士毕业,扛着自己研究的东西也算能去哈佛小讲了一下,毕业以后成政府公务员,现在是标准联邦执法人员。收入不高能养活自己罢了,不过各种朋友也还有一些。和一起打仗的100多美国大兵们还是生死之交。如果这么看,我觉得我比大多数的在美华人,甚至美国人更美国人(美国人当兵率只有7%),更符合美国精神。那么这两者冲突么?如果不冲突,那么为啥还有那么多人用各种奇怪的方法试图“成为美国人”呢? 难道说不会说汉语只会说英语才是“美国人”?这不搞笑么?另外,白人,黑人,拉丁裔那个才是“美国文化”?这三者之间是否兼容?那么即使某个同学能融入所谓的“美国文化”,去另外两个文化圈里是否就可以舒服的相处呢?我并不看好。5 ~% k! d9 B1 l5 W
5 o9 C, R, r# C+ S+ c- I7 C3 u6 [
这也是为啥我说不搞清定义就去盲目只能傻B的原因所在。
. k; ~! q( ?- t2 M8 ?
8 l. v1 X7 R3 M+ x' Y问题回来了,如何做好一个美国人?
6 [: j, w1 _, `+ _
d5 m% \+ i7 ^% K熟悉美国的同学基本会听过“美国是个沙拉盘”这个概念。这句话所代表的词汇就是diversity,而不是generalization。所谓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可以不学中文,恰好是后者,是违反美国核心文化的。换句难听点话说,主动放弃自己民族特点的,都不是美国人。
3 [. l& B+ H2 f9 b1 L) x) C! Q# V( m% v! `6 j# s& _$ }
最简单一个例子,美国的德裔,犹太裔,乃至爱尔兰裔,那个不是为自己民族骄傲的,美国很多地方过St. Patrick's day呢,就是一爱尔兰节日。不过不少中国兄弟姐妹也没少穿一身绿凑热闹吧。别的地方不熟,MA那边是过春节中国孩子可以向学校合理请假的,这也就是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缺乏了这种尊重,或者干脆就自己自宫文化的话,再“优秀”也会被人瞧不起,问题是不少中国人在别人说以前就已经主动这么做了。看看不少华人家庭都是拼命让孩子别学汉语,学好英语,然后闺女嫁个白人,才觉得自己是融入主流社会了(美国异族通婚里白男亚女最高,反之最低)。可这样就保证你政治上不受歧视么?显然不是。再者,很多美国白男是Asian girl 控, 不过和他们在一起的大部分Asian girl 是成为美国人?还是被拿去当战利品被人家作为展示对象了?-- 这个问题的标准回复也许应该是那句老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8 p; l- t& F) {# {7 l4 @* h+ E. l- r
说到这里加一句,华人作为被政策性严重歧视的群体的同时没少歧视其他群体,某姐们和印度裔谈恋爱,被家长直接拘回国了,办了休学,扣了1年还没回来呢。。。她家里很明确,和阿三date就是给家里丢脸,我内牛满面,好歹人家也是美籍印度裔。。。何着只有白人才是美国人啊。。。这是哪门子道理啊。& a" l' c6 r7 e t2 ~; S' |+ @& L
& P& q5 }# J8 o. W
既然有这个情况,老移民的孩子,即ABC是最被欺负的一群人也不奇怪。因为他们是夹缝一代。断裂一代。不知有多少人见过ABC骂自己父母说chick English, 又见过ABC不愿意让英语不好父母来开家长会给自己丢脸,我小侄女才4岁,就已经知道和我哥哥嫂子说no Chinese了。这不能怪孩子,从心理学来看,孩子开始是generalization, 后面才是individualization。毕竟孩子并不明白多说一门语言的重要性,只知道她在幼儿园说中文就没人和她玩,所以本身就是对中文一个痛恨的开始,脱离语言环境的教学又是额外负担,等长大了,知道中文重要了,再学已经晚了。只不过我们很少问一句,谁给孩子营造的一个可以痛恨中文的环境呢? 稍微观察一下就知道,ABC英语再好,该有的glass ceiling对他们一样存在。更不要说AA这种把华人圈起来自己捶自己的游戏规则了。那么这些“融入主流”的自宫游戏是否值得反思呢?
: c( o9 e S' j$ z* s/ a/ [8 D0 _7 U3 T0 O* c6 U: Q
对于一个好美国人来说,在保持自己特点的同时另一个重点是要主动加入游戏,学习了解社会的游戏规则,并为自己争取权利。问题是这又成了华人的短板。也是华人长期被美国社会边缘化的核心原因所在。去当医生,工程师的不少,有几个华人政治家可以同时流利的用汉语和英语为自己拉票的?去老墨的区里看看,多少候选人能用西班牙语和英语扯淡的?更不要说政治献金了,华人经济不差,不过谈到政治献金,估计连老墨的1/10都赶不上的说。 更不要说学习犹太人利用海外资金了。无论是赵小兰还是骆家辉,他们究竟是华人?还是有华人皮肤的香蕉?这种少量农转非式的华人政治力量必然无法为华人争取权益,正像上面说的,他们连漂白自己都来不及,更何谈给新华人谋利了。
! T# q1 U" u4 p {" \% s( C) o, S+ Z0 x, N+ a$ ?) ~2 R
一方面主动放弃自己特点,导致别人认为软弱可欺,一方面不主动学习游戏规则,基本是闭眼让人乱捶地步。老虎不发威还会被人错认为hello kitty呢。更不要说华人。事实上,这些年已经涌现出了很多华人抱团的社区,例如我哥在的VA附近,已经能做到一个电话让VA州长顶着大雪来给华人晚会拜年。为什么?一个是选票,一个就是大家都主动那些钱做政治资金,谁给我们牟利我们就给谁。他们那边的汉语教学什么的也很兴盛,说到底,华人身份又不是耻辱,而是骄傲,一个传承5000年文化还不如200年的不是搞笑么?有朋友也许会说,纯华人太少,不容易引起重视,答案很简单,纯华人的力量不够的时候就是亚裔抱团呗,这个没啥的,我的意思就是别还没练神功呢,心理上把自己自宫了就不好了
! L5 Y2 q& g5 J; e5 _6 Q, s; A7 a7 k9 o" g# u8 y
现在讨论下一个问题,圈子问题,里面含有俩问题: 1. 圈子是如何形成的?2. 主流社会的定义在哪里。不少中国学生(尤其是女生)很努力的了解美国社会,不少人还说我来美国社会还和中国人在一起就没意思了(其实还是上面的心态),我可以说精神可嘉。不过不知道这些同学是否想过,为啥你主动融入了半天,还是感觉人家有距离呢?" w! I3 T1 t# g' A
5 s8 N- p" l& \: \" F0 W
圈子这个问题这个很简单,让我们来想几个问题,. ?' n; n* f% ^1 A
4 y' L: j4 }$ M7 W& H; v2 t你知道美国人从小到大看什么动画片么?你知道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怎么走上来的么?普通美国人长到现在都看过什么电视剧,喜欢什么球队?玩什么游戏?
( e5 q# P# D& e1 H9 t
# m$ p! C# v8 _& b+ P$ y如果答案是不知道,你能有啥共同语言啊?就像如果一个老美来中国想融入你圈子,你是从三国杀开始介绍还是从葫芦娃开始?一样的道理。所以说,没有时间积累沉淀,就想靠“观察体会“乃至”主动融入“就能进圈子,这圈子也太容易点了。
9 e3 }! B( r# k2 N3 K2 V" }3 F% O' T7 u& ^6 X+ b3 [
有朋友说感觉我和米国人没啥代沟,这算歪打正着,我是恰好妹妹在这边长大,从小看到大的同时就熟悉了美国的教育体制以及很多互动关系。当然,我还是觉得猪肉白菜炖粉条好吃。。。所以才愿意和中国人圈子在一起,也算是自我选择,不过我觉得如果出点事能叫一堆美国大兵同事来帮自己打架的华人在整个美国也不多吧 ^^, l# l! Y' x2 d# z# a
6 {/ f' m2 P4 {$ [3 T; e! n; ^5 l4 \因此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不要刻意“融入”任何一个圈子,那样会让自己很awkward, 就像如果现在给你一屋子官二富二,你任何试图主动融入的行为都是掉价行为。反而是你有自己特点,人家欣赏了,才会平等的和你交流,后面发现共同语言,有共同利益,才是融入了。在哪里喊“融入圈子”的,就和“上面有人”是一样的。 还是门外汉的说。还是那句话,什么圈子朋友都不是求来的,也不是放下身段去融入的,而是自己够优秀了,圈子自然就来了
c1 a f% y% {9 A' E3 {9 \
: c3 j; s0 U& e中国女生这边名声有点不好的原因还是有些人太cheap了,姿态放太低反而被人瞧不起,其实华人女生乃至亚洲女生都应该是世界女性模范啊,真的是半边天啊。外面双职工,里面一把手。很多做饭能把这边餐馆墨西哥大厨甩几条街出去,学习更不用说,过五关斩六将,一路从小学拼杀到高考,杀G杀T,独身一人来美国,换美国人去试试,估计早死了几回了。
+ L( X: M9 h: I( H" t; O( y5 L$ Q% O1 Y$ D, Q' {
因此说,有时候傲一点别人反而把你当回事,要有霸气,这个世界现在是你的,未来是我的,终究还是属于我的,不服来挑,文打官司武斗手,咱还怕了这群美国人不成0 W; p: g) l" a/ a2 K+ r
" O5 U7 F" D& {' G. d# |
不平等就没朋友,只有奴才,这一直是我的看法。
8 g4 E4 n2 C! D Y' L; H3 k0 e4 o, X( ^' x6 A, n2 v/ ]/ ]) u) X% F" ^# B
现在是第二个问题,啥是主流社会,无论中美都经常看到华文媒体使用主流社会一词。不过就我个人看法来看,他们嘴里的美国主流社会应该就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白人社会。/ g, Q+ l. w$ [; D" W
0 R4 l# K& h. b1 m$ D9 [可以说,能不能融入主流社会似乎已经成为很多海外华人的一个难题与心病。甚至有很多新移民把融入主流社会作为一种是否成功移民与奋斗的主要标志。但是主流社会在华人眼中的性质与盲目无目的性的融入是否会成为移民的方向性误导与误区呢?* y0 d' x& z3 O+ o# b9 s
; S6 l" T, x9 F) t1 H- @
稍微想想就知道,他们主流社会的定义就是一个无法企及的乌托邦么,既然已经把“主流”定义成“中产阶级以上的白人社会”,那我们华人除非会漂白大法,怎么着也无法“溶入主流“了。所以不少人退而其次的认为自己嫁女儿给白人就能漂白自己,我只能继续说,同学你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了。也有人说,所谓“主流社会”只有以文化为基础才有意义。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才是美国文化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宗教文化接近的犹太人是被认为在主流里面的。黑人的情况特别,并非他们被排斥在外,只是他们非常喜欢将自己非主流化以便利用少数族彝的地位牟取社会政治利益。因此他们开出的药方是—信仰基督教。。。好吧这个也许方便和教会同学交流,不过我也没见到几个白人或者黑人教会认为中国信徒是兄弟姐妹的,也许是了解不够吧。0 x2 ]) P0 w+ D4 o" _& _/ X- p
& {1 p2 ~7 Y, t- t( [7 L7 I说到这里,我也想问一句,为什么要争取进入主流社会?这么漂白自己不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同义词么?学学老墨自得其乐反而有人巴结不好么?华人有很多价值观是老白应该学的不是么?干嘛在哪里自掉身价?为什么黑人印度人等民族似乎没有问题“融入主流”,我认为就是他们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差的太远,如黑人,基本上就是白纸一张,他不全盘接受所谓主流文化,他能接受什么?再个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兄弟大概比中国人还不融入主流吧。
. Q; [/ k* }- [: u. i" o3 V5 z
& f- Q0 V4 a: e0 T! v所以我觉得不存在融入主流文化这一问题,我就觉得我已经融入了。就是大多数认识我的白人对我没有排斥感,特别是同事,我对白人也不会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这就够了。
; ~, e) ?$ X9 c9 k* z4 n
4 q! }6 M8 d$ b$ l! {说来说去何为主流社会?我个人认为主流社会即是一个非常文明,和谐与没有歧视的人性化社会。主流社会不过是一种观念形态,作为移民团体中出现的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从而影响了新移民心态的趋势走向和衡量国外社会的价值观。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不可能把任何团体或个人边缘化踢出这个人们心中的这个主流社会。歧视他人的人们对别人歧视惯了,自然也担心自己被歧视,也怕自己被边缘化。当你把等级差别概念从心中扔掉,谁又在乎谁呢?- Q; D8 l( G) y$ a& d2 [
! P, c. w" a0 r' p N, s一个发展健康的社会,主流也应该是人性化的。一心希望融入主流社会的人,应该先看到和体会到何为主流社会,你所在的那个国家中哪些是应该你所融入的主流社会?不必刻意追求,自己先把中国的优良传统自然发掘出来,建立心中的正确务实的观念。建立自己正确的主流观念也是建立自己独立人格,和减少新移民失落现像的关键。3 ]. a2 g/ A1 {1 }0 O) i1 M1 v
1 O4 W, f6 f$ j) { ~; O- |美国,特别是今天的美国,是一个包容的美国。而且美国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社会里存在各种不同的文化(diversifying),而且互相有机融合,又互相撞击,有同有异,即所谓的American pie。在这样的社会里,作为个体,对整体的贡献,就包括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人格特质,但对外文化采取包容的,开放的心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使整个社会更加丰富,更加多彩。
$ w* t, G" T, `/ {, z8 a+ V% e1 G3 N+ D( g6 ~
所以现在每次听有人说要融入主流社会,我总会确定一下,他们是要华人更像白人中产阶级吗?还是要保持华人的特性但是增加社会影响力?(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我个人认为,后者才应是正确的答案。所谓融入主流社会的标准,就是对自己,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自尊,有自信,对外在文化采取包容的,开放的心态,对自己的智力,人格,品德,能力,为人处事,人格魅力有自尊,有自信,热爱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自己的快乐,那就是主流社会。人已在其中,还往哪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