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66|回复: 2

[加国新闻] 在加拿大买房子真的不如自己盖房子?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5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马强5 w+ d5 u) \, T( m/ c( ?% k/ q4 f2 g

% t8 Z% I- n7 ?自从动了买房子的念头之后,我家领导有事没事就要和她的同事们讨论一下房源的情况,她的那些同事们也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个个都非常地热心,尤其是那个来自南美的老太太格瑞丝更是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告。
! N% y2 Z$ _  _: x
0 j. ^8 L6 I" k  A+ b, O8 Y头两天格瑞丝突然和我家领导说,我看你找房子这么麻烦,干脆别买了。我家领导说那怎么办呀。格瑞丝说你其实是可以自己盖的。我家领导说我一点也不懂怎么盖啊。老太太说其实也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困难的,你看我的两套房子就都是自己盖的。
: P& ^- r( l& m; d, k+ |& }
3 u+ ~8 Q3 B% h9 Q0 P! T) B老太太说她年轻的时候和她的先生都在温莎那里上班,一开始是租的房子,攒了几年钱之后就开始想要买房子了。最初她们也是东奔西走到处找房源,但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房子。
" U2 b6 T1 I) ^  j
4 [5 i0 w8 E/ J! t1 u% o& T& W后来格瑞丝先生的一个朋友,是个商人,因为生意的关系要到美国去发展,于是就对格瑞丝两口子说,你们找房子这么麻烦,不如自己盖一个算了。格瑞丝两口子说我们一没有地,二也不懂得怎么盖,恐怕行不通吧。
& r+ a9 `4 B3 ]2 F8 M- m$ T0 x8 i) \7 ]2 N  r# G! l
那个朋友说他正好有一块空闲地要处理,如果格瑞丝两口子想要,他可以成本价把土地转让给她们。至于如何盖,他正好有一个建筑商的朋友倒是可以帮上忙。格瑞丝两口子一听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于是就赶紧喜滋滋地开始筹划盖房子的事情了。
$ i1 \+ j8 n. G0 c2 g1 O( d) q  c% R  F0 Y6 a
加拿大本来就地广人稀,加上那个时候的房地产市场也没有现在这么火热,所以土地转让费也没花多少钱。拿到了地之后,两口子就开始向政府申请各种许可证。这种许可不出意外一般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要找人对房屋进行设计,格瑞丝说这时候你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师说,这个也是自己盖房子的一个很大的优势,设计师会让房间的格局完全符合你的要求。 8 m+ T+ g' e& N

" Z; v5 L& O, f1 a0 U+ c. ~图纸到手之后就可以让建筑商按照图纸的规划来进行施工了。施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外部结构,另外一部分就是内部结构。对于一般人来说,外部结构这部分像房子的地基、架构、外墙、屋顶、暖气系统、水电线路等通常是需要建筑商来做的,一是因为建筑商比较专业,他们有相应的执照,还有一个原因是每个建筑商基本都有自己的供货渠道,他们的原材料成本之低是我们普通人所很难做到的。
. f0 U& w" o5 s6 \- P& f  ?# Y; V% x
外部结构结束,等到做内部结构的时候,格瑞丝说这也是你最有可能节省成本的地方。因为格瑞丝的老公动手能力很强,所以绝大部分的内部工作,像什么吊柜壁柜、地板楼梯、粉刷墙壁等等都是她们自己做的。尤其让格瑞丝自豪的是,她们自己设计建成的后花园还惹得左邻右舍们一阵阵的眼热。
: s3 O4 L, _8 I% H: |- P' a! L. b% l% ?
这么着忙来忙去,差不多半年的功夫整座房子就基本可以入住了。房子竣工之后,两口子大概算了算,自己盖房子比买现成的房子至少省了一、两万块,在当时这一、两万块可不是个小数目啊。而且搬进去之后,看着这么一座漂亮的独立屋,一切的设置都和自己当初的设想别无二致,两口子兴奋得一宿没睡着觉。 9 N, [5 i4 l# @8 w9 A5 c3 I" P
2 e& J! b( _& s. b6 F- k. y
在这座新房子里享受了几年之后,因为格瑞丝的老公在多伦多又找了一份更好的工作,所以两口子就只好商量着搬家了,不过两口子决定在卖房子之前首先要在多伦多找一个落脚的地方才行。
, F# [5 C. f. z2 X" u: Y- g! s
' m& K1 o- N2 x: R! _2 ]0 j- v* }这就又涉及到买还是盖的问题了。经过几年的经济增长,格瑞丝她们当初盖的房子已经升值了不少,再加上当初省掉的那一、两万块钱,两口子可是彻底尝到了自己盖房子的甜头了,所以这一次也就没啥好犹豫的,直接就决定还是自己盖一个房子。
; q' P: R- o& s) m8 ?; W' D. W- w9 k) Q
不过这一次和上一次有些不太一样,因为上一次地皮是朋友转让的,这一次就必须自己解决了。这样她们就只好先在多伦多租了一套房子,然后再开始慢慢地找地皮。在找地皮的过程中,也偶尔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少数族裔不被主流人群所接纳的辛酸。
! q& y3 D- L" Q# `0 J1 L8 S: o' o: K! e( r' X& Z
找地皮的过程有些曲折,但总体还算顺利。加拿大的土地是私有制的,格瑞丝说她们没事的时候就开着车到处转,发现哪里有较大块的空闲地,尤其是两座房屋之间有这种空闲地最好,她们就想办法打听这块地的主人是谁,然后再设法和主人取得联系,当面商谈。经过了大约两个多月的东奔西走,格瑞丝她们最终在多伦多的北面找到了一块地皮。
2 E2 k4 |0 E: i# `) ~7 g9 C( a
7 R7 ]- v. q) y2 m3 q接下来就是开始办理各种手续,然后就按部就班地进入到了建筑的过程了。由于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的施工过程也格外地顺利。几个月之后,她们就欣然搬入新居并一直居住到今天。今天,那个地区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豪宅区域了,格瑞丝说起这个的时候,丝毫也掩饰不住脸上的欣喜。   Y: c9 X- `2 Z! W4 Z
  N, U$ o7 H8 I
格瑞丝的故事讲完了,听起来很简单也很诱人,而格瑞丝只要有机会也总是用自己的经历鼓动别人自己盖房子。虽然听的人大多表示了羡慕之情,但真正动手做的人却实在没有几个,甚至连她的儿子也没有听她的劝,还是买了一个现成的房子。
2 ?9 t0 y9 e# @$ C& U5 L5 ~1 M( h$ D
自己建房子自然好处多多,但也必须要付出相应的辛苦,一来自己要有大量的时间陪伴,二来自己也要懂一些建筑上的操作流程,除此之外,对于法律上的程序更是要慎之又慎。在进行每一个重要步骤的前后都要申请政府的相关人员来进行核查,以确定每一个环节都是合法施工。
) Q& \: j  q! r* ^6 \
" C; I9 n: L$ e: T( ^8 h
+ S4 M3 b" ^' [, k8 {7 C, `+ X5 b$ U5 k2 r6 O" Y0 H
比如房屋建造之前需要有执照的测量师对土地进行测量规划;地基的水泥浇铸更是市政府重点核查的部分,因为这对于整个房屋的结构安全非常重要;在外部结构完成上灰板前也要申请政府的检查等等。虽然这些都是建筑商的工作,可是为了以后避免麻烦,作为屋主也要时刻放在心上才行。 ( U* d: M3 b" V4 c' D* q  b6 ?
& B1 S( t2 x+ R* m
外部结构的设计也很重要,大多数情况下,为了保持环境规划的一致性,你的房屋结构基本上要与周围的建筑相符,如果你想一味地求新求异就必须要征得政府的审批,否则搞不好就是搭了功夫又赔钱。还有门窗的尺寸,如果你在建造的过程中嫌门窗太小而要扩大的话,也必须要获得政府的批准,因为市政部门对于门窗的面积和整个外墙面积的比例有着严格的要求,丝毫马虎不得。 5 e/ H9 O$ b( p- \3 N
3 |+ j5 |$ @- N! `) `# @- M6 D
最重要的是,在整个工程结束之后,还要申请政府相关人员来做最终审核,这些审核包括水、电、气运作是否正确以及内部框架是否安全等等,在确认各项事宜完全无误之后,市政部门才会发给你入住许可证及相关的房屋保障文件等等。只有做完了这些,一切才算完工大吉。 % l- R' h1 [2 b" u8 n
  A7 d' T& @5 E0 ?3 R
正是因为上面这些复杂的程序,使得大多数的购房者望而却步,最终还是选择买房而不是盖房,宁肯花钱买个舒适,而这也是房地产市场能够保持繁荣的动力之一。所有我家领导在听完格瑞丝的故事之后就和她开玩笑地说,要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自己盖房子的话,那整个房地产市场里不知有多少人会因此而失去饭碗。 2 O1 m' Q# j' S* i7 \' l6 h# C
$ q* ?( u3 I4 v: ?- U; a
格瑞丝显然也听到不少类似的话语,于是笑着说,我只是给你一个建议,至于买还是盖,这个大主意最后当然还是要你自己拿的喽。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这个帖子~~ 就是麻烦点 不过省钱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盖~!收藏咯~!
鲜花(39) 鸡蛋(0)
发表于 2012-10-1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我是懒人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6 23:28 , Processed in 0.14961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