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6)
|
" `. L1 C' R" y9 l! D0 O4 q% N近来知青问题大热,大概是下一代中国领导人有知青经历,但我认为那些议论都近似于9 l k# W- {% {) i# R4 |9 k
胡说八道,中国从来都不缺拍马屁的文人。极端一点说,中国历代的文人大多数就是干
" I" G- E1 F! F% L V n这个的。
P* H* b+ l) g) n, Q& S. t- W4 n; p) i2 G! Q6 N, Y6 e
首先,什么叫做悔,那是因为你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而终身受累。所以知青无法有悔,
k* }* c v$ {. H" c1 R6 I) {因为没有选择,能不做知青吗?敢不做知青吗?& W6 u' Y& g1 }+ c* W
居然有人谈什么自愿,那简直叫做颠倒黑白!
6 l% i. b& G0 H! e/ b6 j" ?
0 t; ^5 w: v) s `说实话,当我要去做知青的时候,我没有什么很不高兴,大家都是这样,似乎是必然的
2 u0 y! T# U1 z8 Q。一方面有点舍不得离开家,另一方面却想到母亲不能再干涉我了,而有些如释重负,
( F& Y( k0 B d# P: I6 s) l那时我总认为她把我管得太严了。
( Q P f- `9 q很有些不理解母亲为什么那样犯愁,她一点点为我打点行装,一边千叮咛万嘱咐,就像
, k8 a( K- f5 s% n+ O发生在昨天一样。在她看来,我还根本不知道怎么照顾自己,而且我小时候一直多病。) U, l2 R3 I( [) x0 F. L, h
结果是当然的,下去不久我就不知多想家了,但那又有什么用!6 D" Y' X5 E4 n) V, f
4 o; D2 x5 v/ [$ c6 E4 v
我想自己的这种心态并不少见,我那时才15岁,是一个未成年人,根本不知道前面是什! ^; Q' T: U9 p
么在等着我。母亲当然是清清楚楚,所以她才会那样担心。( Y+ }! ~# h( c% o' C! `
今天这个时代,未成年人是不能自己做主的,那时谁管这些。
, g) s/ R& r8 r3 F. v我不让母亲送我,因为我和母亲送过姐姐下放农村,姐姐那时候也不过才16岁,在车站' ?6 D# t! L5 ~( e: A
许许多多父母和子女哭成一团,要是高高兴兴,这种父母只能是没有心肝。
* W4 t# ?7 ~% B把未成年的孩子从父母身边夺走,让他们日夜牵挂,这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怎么今" w/ a& \" r+ m% L- G9 X0 I# @" ^
天还会有人说好。3 c: U' `: k r- x) A* O# C- i% ~
我实在不能理解。" z) E {" c8 i+ r7 v
" {8 U3 J" v) `孟子曾经说到:8 [: K+ @: a/ i4 S, f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o0 J7 K4 b+ H# j* L5 H! p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0 p& e# T3 U. j8 Z' O( a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 h3 Y3 U2 P8 a, z6 t0 A; ]这是中国历代志士在逆境中自励的名言,我自然同意而且敬佩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 N# ~: v6 k0 C) N但是孟子并没有说人人都应该这样,只说的是那些即将要担大任的“斯人”。孟子不会
& y0 O1 J5 U4 g) }说所有的人都应该去给折磨一番,然后从中挑出所谓的“斯人”来,那就是有点缺德。! u2 o; h8 ?' W. T i
不过尼采到是说过这个意思,认为这个世界的目的在于产生英雄,人类受苦,打仗,死
, L3 s6 i) S5 c9 ^; v- E: ]人都无关紧要,其它人存在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所谓的“英雄”。" o% f( i# u/ u' w; i" P4 s' f
+ e. ` R4 ?6 r# u在我看来问题非常简单,核心在于普通人有没有自己选择人生的权利,有没有存在的价2 Q4 q$ p& q& |1 e' f" E
值,如果没有,当然理所当然,你成为不了“斯人”,那是你无能,怨不了别人。
3 @1 ^( C& \3 ^1 q0 f我母亲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妈妈,她不愿意我受苦,愿意我在她的身边。也许她早就看穿
# g" O) k) Y$ C了我不是“斯人”的料,但她却没有权利选择,只能承受。1 v; l9 R3 `+ R) e' C* o* t
她不可能赞成有些人的说法,千千万万的孩子要去受苦,只是为了产生一小撮所谓的精; g+ k. K7 ^2 L5 W/ y
英,因为她爱自己的孩子,不过有人也许会认为她没有什么出息。
( x) F% { T3 F* H4 X让我奇怪的是尼采是外国人,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并没有类似的东西,比如说庄子
* P* E1 R' k: c c" N直接就是鄙视圣人(英雄)的,而孔子则企图在民和统治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尼采为! e; U- p- H1 E7 Y1 u
什么会在今天的中国有这么大影响?
2 b! I9 f' X" r5 C! j9 ^3 T, x6 [, }: \ x
更奇怪的是:在西方因为希特勒德国对尼采英雄论的精彩实践,现在没有哲学家,或者, U# N0 G7 k( M. t3 h) I
名人敢公开采用尼采哲学中的这一部分,为什么在中国,这个同样被尼采式的英雄害得
" E8 f$ f( e& X G- a不浅的地方,这些东西还在大行其道。& {8 I) Y8 [$ H$ G
我以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应该剥夺人选择的权利,你想成为要担大任的“斯人”,那1 Y7 Y- d% u1 }8 {, t
好,祖国艰苦的地方很多,没有人不让你去;而像我这样不可能是”斯人“的普通人,: P |5 H- V. L% q! {: b4 s* _
也能够轻轻松松过日子,而不做”斯人“的垫脚石。1 R, P1 r5 E: Q! {" j/ x( F# `
2 u! D- y5 L% k f, w/ W
自从我读了罗素,维特根斯坦以后,就习惯于从逻辑上分析一些说法,马上苦恼就来了. O1 U1 n! L E- F1 J) n4 U
,为什么一些非常明显缪误有些人就是看不到?
" V q* [1 W0 H2 w- j0 c+ H比如说,农村人苦了世世代代,你为什么不能也给苦一下。这个逻辑有问题,起码不是
2 w4 A X, Z) t9 j5 Y唯一的。为什么不能是大家,特别是统治者努力做一点事,让他们不再受苦。
# u1 @1 h% [6 L$ C今天非洲仍然穷人多得是,那我们就不应该买房,买车,而应该到那里去,那么这个世
- _6 z: ]- u; d( v1 m界的经济怎么样发展呢?
& _- J; f8 _# s3 U, U s- h4 i1 w
% ^9 F p4 K: S5 {还有一种缪误就更不应该了,我称之为虚伪。比如有人在美国总在骂美国不好,说中国
V+ s3 V1 @( l: V( x& O怎么,怎么好。这就不是语言逻辑的问题了,因为美国绝对有许许多多不好的地方,而
. I B$ C3 C4 U3 \0 s中国也肯定有很多好的地方,我毫无疑问的同意。但是那些人为什么不回去?
! U' `+ J: ^9 M, @7 q同理,那些说知青下放好的人,自己是不是年轻的时候志愿去了,或者现在愿不愿意把
% w% L0 X& E; ^! w, `6 `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放到那里去?
4 y2 Y- b3 y2 X# f( w4 m. c我不认为那些人做得到,孩子18岁应该去上大学,这种在语言和行为上的不一致,除了
* F8 Z% N1 i2 s! s+ C4 \% S虚伪我找不到第二个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