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63)  鸡蛋( 1)
|
却说今年5月的一天,开了两年的老福特金牛(Taurus),终于趴下了。这老福特,发动机是很棒的,变速箱除了有些滑齿(Transmission Slip)以外,也没有什么问题。他的致命伤是冷却系统。那一天我下班刚刚上路,等第一个红灯的时候,就见滚滚白烟从发动机舱冒了出来。我心想,X,准是老毛病又犯了。硬着头皮开了15公里,总算是开回家了。把车停在路边,看见有液体哗哗往下漏,再打开发动机罩,里面大雾弥漫,我找个纸板扇了一阵,打开冷却液罐,发现冷却液(Coolant)几乎漏光了。那漏出的冷却液正好流到滚烫的排气系统上,再嗤嗤声中瞬间化为白雾。第二天再看,里面的冷却液一滴也不剩了。我暗自庆幸,多亏是把这车开回来了,要是趴在大道上,岂不就大大破财了。看官,你道是开着旧车难道还没买CAA不成?其实如果你在交通高峰时车坏在路上,叫CAA也多半没用。CAA得一个小时才能到,而警察会勒令你把车马上拖走。专门有拖车公司是随叫随到的,可价钱嘛,就没得商量了。所以,列位诸君一旦发现情况不妙,赶紧离开大道,停到随便一个什么停车场去,就可以与CAA周旋了。
% ]6 F2 b2 L% R# y$ V$ F/ j$ J
: s- b% J, c+ o) K' S有的朋友听说此事,劝我稍微收拾一下,赶紧卖了。我说使不得。要是卖给别人,也许能卖个3、4百块,可是我敢保证开几天就得趴下,这不是缺德么。于是后来就把车捐给了爱城的换肾基金会,给他们拆件,这是后话。5 p* j/ z3 P! ~! J% V$ l, b# e/ U
! A2 S2 K# [, K$ L1 r- J平白无故少了一辆车,多少有点难受。于是一家人马上开始琢磨再买一辆旧车。当时定了个方案,决定:买排气量较小的车;优先考虑Hatch back;优先考虑两门车;不去敌乐(dealer)那里买。我主张看报纸的广告,到一个高尚住宅区去买人家的二手车;夫人坚决主张去拍卖行去碰运气。于是这一段时间里,我成天盯着报纸,夫人成天瞄着拍卖行的网站,按下不表。
$ b5 n% o6 b7 G! Q: F! I# \% y
7 E* A8 H* f" U0 X9 _9 j且说那拍卖行,爱城还真有那么几家。其中最大的一家,就是著名的奥斯曼拍卖行(Osman Auction)。这拍卖行通常每周搞两次拍卖,周三一次,周六一次。隔几个月,就可能有一次规模很大的拍卖会。我的朋友圈子里面,有一个人花很少的钱买了一辆车,感觉不错,于是一发不可收,这个圈子里的很多人都去那里买过车。总的来说,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一个朋友,从那里一连买了两辆车,都是庞帝克(Pantiac)的Grand AM,除了一些个别的小毛病,开着都很好;而另一个朋友,买了一辆大众的车,没开俩月,变速箱报废了。还有一个朋友买了福特的van,变速箱也出了大问题。他后来把车修理了一下,卖给敌乐了。4 C1 Z, V; j% [2 W4 T- z
0 C) G/ B6 V% Q3 A3 w! I- j, `
拍卖行的车,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第一是执法机关扣押、罚没的车辆,或是抵债的车辆;第二是有的个人车主嫌登报纸费时费力,图省事就把车交给拍卖行代卖;第三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的办公用车更新,就把旧车一批一批地拍卖;第四是各个租车行淘汰下来的车。4 Q% W- r3 t5 P5 {) F6 n$ N* v3 `$ H
7 i% J9 {* D: A7 N) H在拍卖行买车有个特点,就是你不能试开,只是在拍卖时,由工作人员从停车场开到拍卖现场。所以买家只能学老中医,依靠“望、闻、问、切”,来大致判断有没有问题。而且车的历史拍卖行没有义务告诉你,车有多大的毛病拍卖行也不负责。所以风险还是很大的。但是,既然有风险,自然就有收益。如果你运气好,可以买个很便宜的车。比如,同样年代公里数的车,在报纸上登广告要价3500的车,在拍卖行正常情况下花不到2000就能拿下。这就吸引了很多人铤而走险。
& T2 y7 Q" }) x7 \4 l1 C4 A9 u, t9 m5 Z7 t# x
我本不是喜欢投机的人,一向对风险敬而远之。可这次,我还是决定赌一赌。于是找了一本秘笈。
+ h; n: C6 ^% U' t; T% F7 b7 F( I, h( F" z
……
/ z% @6 @. S* |5 P1 Y( P
E# E5 r, s9 ~8 I……9 l+ J! }; L8 V, N, D4 l; q& x
其实所谓秘笈,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到图书馆去借的一本“Lemon Aid”旧车2002版。这书每年出一本,旧车版是专门介绍各种旧车的优点、缺点,设计缺陷、大众点评等等。拿了这本书,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研究了一下,心里多少有了谱。: p$ l! S! N5 ^$ x! D, d, x
4 p" N& a! J3 l# T+ \不觉中到了5月末。那天夫人回家说,周六有一个今年最大的拍卖会,就在Osman,有一千多辆车拍卖。这些车相当一部分是从政府机关和租车行淘汰下来的。我一听,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去看看。于是周五下午下了班,开车直奔拍卖行。到了一看,人还真不少。跟工作人员打声招呼,要了份清单,就进了后院的大停车场。一看我k真是豁然开朗,这停车场的车咋就这么多呢?仔细一看,原来分成3大区,第一区是truck,第二区是RV,第三区才是轿车。轿车足有200多辆,排成10几排。; {* d5 y: L% v' C; M7 L% U p |
' ?5 s5 C5 `$ u
于是从第一辆开始看,看牌子,看年代,看公里数,看是否自动档,看这看那,觉得差不多的,就在清单上画个记号。老实说,很多车都已经造的不像样子了。两趟下来,划了十几辆车,什么牌子的都有,美国的、日本的、南朝鲜的、还有两辆大众的。反正,我的预算是3500以内,我划的这些车都应该能拿下。我感觉在这次拍卖会上买车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于是就去前台拿出驾照,登个记,要了一个号。
* N3 d: \1 u9 l) P9 ?
% h: A" c* b+ E6 P% `. b, ]回家交差,夫人拿着清单,看的眼花缭乱。因为没有照片,她也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其实也难怪,女人对车肯定是不如男人敏感。在下虽然不才,你说出个车的牌子,型号来,我就至少知道这车是个什么样子,几个缸的,再说说年代和公里数,我就大致能说出个价钱来。我给她讲了半天不得要领,夫人索性放权了,“你说买哪个咱就买哪个!”
2 Z1 P6 i( E% |, U( k9 W$ h4 u' ^+ @
第二天大清早,顶着雨驱车赶往拍卖行。去了一看早到的人还真不少。赶紧进了停车场,根据车窗上贴着的号,我逐个找到并介绍我看中的车。夫人不住地点头,反正她看哪个都不错。不时地有老外在车海中钻进钻出,有的还爬到车底下,粘了一身的泥水。
' z0 ]( Y6 \3 Z# }8 C4 o
3 b1 m3 t( F. A* n. ]车还没看完,拍卖会已经开始了。这拍卖会真够热闹的。拍卖师站在一个高台上,居高临下;人们有的坐在看台上,有的就站在看台下等着车来。拍卖师的几个助手盯着人群,随时报告有人竞拍的情况;收银台的小姐正忙着准备开票,调试打印机。而参加竞拍的人们,有的是个人来买车的,有的一看就是各个车行的人。车行的人大概相中的几个车,估计一下花多少钱修,修完能卖多少钱,来决定出价。
. }1 V8 R7 R1 j$ e2 \4 b. N( v# N; v n
第一辆车闪亮登场。这是一辆2003年的Dodge Caravan,几千公里。人群沸腾了。从15000元起拍,没人竞价。拍卖师把价钱逐渐压低到11000时,终于有人开始竞价了。拍卖师嘴里咕噜咕噜地喊,助手们不停地示意有人竞价。终于,到了12500的时候,竞价声寥寥,拍卖师一锤定音,一家黑人以13000将此车买走,皆大欢喜。3 G: h# @% a' S8 a/ x# b6 p, ~
; o4 l! @6 C- v( q$ {( r8 n6 b
第二辆车是一辆Dodge的Stratus,2000年的,九万多公里。看上去跟新的一样。以3800元成交。拍卖这个车的时候,夫人一直捅我后腰。我不为所动。
$ q* x" }: P% d% F) ]
3 k# Z/ ^) |3 `此后,一辆一辆的车鱼贯而入,有的被人买走,有的无人竞标被打入冷宫,就此不提。总之,价钱都是很低的。
! u1 j/ @4 f- |, B$ r8 M: t
$ D6 h U- h7 U+ ]# r3 X9 X说到这儿看官可要问了,拍卖师他们讲的英语咱能听懂吗?这就看你能不能听清数字了。有两个数字很关键,第一个是车的序号,别张冠李戴了,其实没听清也没关系,下到台下,就能看见;第二个是价钱,这个可别听差了,不过要是实在弄不准,可以问问拍卖师的助手,如果他顾得过来,可以慢慢给你说一遍。
; Z/ E/ W" n' j, {$ i1 o( }- ]$ |5 ~0 U7 ]; O
快到我们看中的第一辆车了。我们赶紧下了看台,奔至停车场。那是一辆93年福特Escort的Station Wagon,200k公里。那车才刚刚点火。我打开发动机盖子,听了一听,觉得声音没有异样,又闻了闻尾气,气味也正常。再仔细看,见到4个轮胎全磨平了,再看挡风玻璃,也早该换了。我要求钻进车里,试了试挂挡,也没有什么异常。我就大致有了谱。7 l9 E/ H m. v- @8 p ~" o Z: b5 Y
* O' k- \' s! h! t
跟着这个车一路走回到拍卖场,这车随即开始竞拍。我的预算是如果700能把此车拿下,我再花400多换挡风玻璃和轮胎,在除除底下的锈,应该差不多。遗憾的是后来此车的价钱被抬到900。我一咬牙一跺脚不拍了。! T+ z6 ~, q @6 Z, L8 B
7 L4 g% \: t, d4 R: B再下一辆车让我有所心动,这是一辆93年Nissan的SUV名曰Pathfinder,黑色的六缸车,210k公里,看起来很气派。当竞价达到3200时,我都想举牌了,后来冷静下来一想,到底没拍,因为这个车平时上班开太费油,不划算;要是真开到Banff,也不知道他到底行不行。
" X4 ^4 R' e3 A+ I3 \6 I6 w# Y. l3 f. q
又过去了几辆车,我又故技重演,回到停车场去查看下一个看中的车。这是一辆雪佛来的Cavaliar,绿色,96年,230k公里。2 Q0 }& [( c" E1 [+ t
9 w7 R7 m" t1 T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w! |( w2 _7 |0 B3 M
1 e( n" z. K: ]* m- A U0 S) a* o
/ b/ ]" v d e! H% C8 I/ C, V/ n! _9 r5 U
却说那雪佛来,看起来是挺新的,可是公里数也真是够高的。这类车就很可能是租车行淘汰下来的,开过这车的人不计其数,每个人的驾驶习惯各不相同,对车的损耗很大。而且,这种车在Lemon Aid里,质量、可靠度是属于中等水平的。我虽然去也打算去看看这个车,心里也是持怀疑的态度。
/ d3 K8 {( @7 |% R: P
3 D& C1 Q; P( C; Q: \0 O e果不其然,这车的声音听起来多少有点不对。怎么个不对我也说不清,反正我当机立断,决定不拍此车。后来这车卖了多少钱,我也不得而知。估计也就是个一千二三百吧。' U) G+ j1 J& G/ V! x/ D' T8 I# W
1 e3 E Q3 x0 d) z; q
赶紧把目光向后移,越过了七八辆车,视野里出现了一辆白色的本田civic。我赶紧把此车定为下一个竞拍的目标。于是又赶紧跟工作人员套磁,提前钻进车里,请他启动车辆,我来试试换档、刹车的感觉,夫人则在旁边试试车门、后备箱,看看轮胎什么的。我们发现了两大问题,我发现洗窗水喷不出来,也不知道是没有洗窗水,还是那个泵坏了。如果是后者,要花银子去修。太太发现左侧后车门从里面、外面都打不开。但是不管怎么说,发动机、变速箱什么的感觉都十分正常。我把价钱定在了2200, 决定过一会拍这车。( g [1 ^3 M1 @, [. j
4 |' m2 t# r: u, i; }7 d, W8 L, h5 B y
我打算继续往后看,可夫人看我浑身都是雨水,瑟瑟发抖,就劝我回到拍卖场暖和暖和。我想也是。到下一辆备选的车,还有很长一段呢。于是我们跑回到拍卖场,准备坐下喘口气。
, [9 }# Q3 L* b$ _ J
8 k; }' @; A) z7 e' J0 v8 P刚刚坐稳当,我眼前突然一亮。下一辆待拍的车,一辆红色的Toyota Tercel,两门的,看起来挺漂亮的,我当时看车时怎么没有标出来?赶紧翻开清单一看,93年,191k公里,自动档。这正是基本符合要求的车。我赶紧跑下看台,跑到车前边,看了一下,确实是自动档无误。我疑团顿起,为什么我以前没有注意这车呢?正在苦思冥想,这个车已经开始竞拍了。从1100起拍。几秒钟的时间,已经加价到1500。这是夫人似乎也感觉奇怪,问我以前注意过这个车没有。情况急迫,我已经没有时间考虑和回答这个问题,俗话说,该出手时就出手,我当即举牌把价钱加到1600。几秒钟之后,一个白人女孩举牌加到1700。我又把牌子举起来,加到1800。我告诉夫人,我最多再举一次。没想到的是,那白人女孩就此放弃了。拍卖师喊了三遍,见没有人竞价,大锤一挥,成交了。这车归我了。从见到这个车到拍下它,前后不到两分钟。
, ~, d3 u+ y, |0 X4 l) c6 z8 k3 z& |" {: M5 z
看官道,你也没听发动机,也没看变速箱,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就这么快就买下了呢?其实,我当时就是决定赌一把了。而且这个车,在Lemon Aid里面,是属于推荐类的。在书里面,他把车分成四类,低于平均、平均、高于平均和推荐。很多日车都是“推荐”的,这个车的评价更是很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可靠的车。你要说我完全迷信这本书上所说,其实也不尽然,只是风险多少会降低一些。
+ Z, |- m# }, o% F! b+ i3 ?# L; L
一个拍卖师助手告诉我,他们需要给车主打电话确认一下,1800他卖不卖。要我们过10分钟到柜台查询。于是我们又回到看台看热闹。看热闹归看热闹,我还是不明白,明明这个车就在停车场摆着,为什么我以前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个车。看来这要成为千古之谜了。这时候,看台上的另一家中国新移民问我结果怎么样,我说拍来了那个红色的Tercel。他无语。1 O! P; N# n# @1 ^* K8 I6 j. K/ M
! c" |7 [ d2 Q" {+ k7 m/ O
转眼间,那辆白色本田也来了。很多人跃跃欲试。那一家中国新移民夫妇显然也是相中了这辆车。他们问我这车怎么样。我就把刚才看到的如实相报,他们也就决定不拍此车。价钱一路攀升,最后以2400成交,略过不表。
* j! a3 l3 k j& d' Z$ a$ |
( ]3 G c' k6 H: E10分钟后,我们来到柜台,工作人员说,那车的主人同意卖车1800元。我们交了全款,包括税和手续费,一共1980元。我们于是办好了各项手续。可这时我对这个车还是一无所知。我要求拿钥匙,去仔细看一看那车,他们同意了,给了我钥匙,并告诉我们那车大致停在哪儿。( U& \7 }8 `$ y
( n- R) V1 _+ {6 b) Z我们两人又顶着雨,飞奔到停车场,一下就找到了那个车。这个车真是够新的,外观和挡风玻璃都完好,个别的地方有星星点点的锈迹,前面有bra,后面有spoiler,4个几乎全新的雪胎,是一个典型的sports车型。打开车门一看,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以前没有注意到它了。
4 c$ K6 b0 w& |/ Q% f; c3 o, s8 B! R/ I1 B
别的车的后视镜,都在头顶上好好呆着,这个车的后视镜,却掉了下来,在dashboard上放着。我这时全想起来了。昨天看车时,就看见了这个问题,当场就把它pass掉了,列为根本不予考虑的类别。自然也就没有在清单上标出来。过后,就把这个事情整个忘在脑后了。那你说拍卖的时候,怎么就没看见呢?这是因为当时我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它是否自动档这个问题上了,而且气氛热烈,人多眼杂,我就还是没有注意到这个事儿。
( q- l0 ~$ ~/ ~0 i2 A
Y/ q( U6 i M) h4 Z b反正车已经归我了,后视镜也就不是什么大事了。赶紧插进钥匙,点着发动机。咦,这check engine灯怎么亮着?赶紧熄火,再点火,那车check engine明晃晃地摆在那就是不灭。我汗,这这这,这到底是多大的毛病啊?- u, [( O' B) e7 W# z3 P7 d! X% y5 i
1 X4 b5 V3 o' J5 G/ S9 h8 C
欲知这check engine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n) B' k- X5 E8 o
……8 Q1 `3 B c3 i% H# Q( ?
) w0 ^: m" {( j0 _, Y……8 _( k- J, F/ {; m
! G& Y0 C) x/ T说到这里,咱们还是表一表这Toyota Tercel到底算是怎么一种车。Tercel在丰田常见的车型里,是属于最小、最基本那一种。说他小,第一指排量,4缸1.5升,第二指车体,跟国内的夏利大小差不多。说他基本,是因为作为一个车必须有的东西,他都有,而所有可有可无的东西,他都没有。这种车一直生产到1999年。2000年停产,出来一个新的系列叫做Echo。这种车最大的有点据说就是可靠,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禁撞,开着得小心点。
h, x j6 D# |* Q( F z$ B, b8 T% F& K7 {" @
言归正传,我又打火试几次,看起来这个Check engine一时半刻是灭不了了,我也就先不理他,打开发动机盖,看看发动机外观,听听声音,倒也没有什么异常;挂挡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再检查车里的设施,除了后视镜不在应该在的位置上,还有CD的前脸也不翼而飞。我们开着这车在停车场里开了几小圈,感觉一切正常,只是那个光芒耀眼的check engine让我不爽。我又看了看后视镜的结构,心里有了数,只需一些简单的器材,就可以将其固定。% u2 }; d! @$ G
- l7 H: X& ?! i+ ~回到柜台,找到工作人员,问她CD的前脸哪去了。她说找找,结果一找就是好几天,最后终于没有找到。经过交涉,后来经理给我们寄来一张支票,退回了拍卖的手续费80元,算是予以赔偿。这样整个车下来,就是1900元。
1 S* O8 R3 O! a1 y$ B+ p' |; H0 Z0 _8 R c: H
因为没上保险,车还不能开回家,于是我们只好打道回府,准备周一或周二办妥保险以后再来。回到家,那日子真是度日如年哪。因为这车到底有没有毛病,有多大毛病,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两天一直上网,查看这个方面的信息,也给诸多朋友打了电话,最后得出了结论:第一,实际上很多朋友都点着check engine开,很多人已经见怪不怪了;第二,这个毛病可大可小,最大毛病是气缸有大问题,很快就会造成缺缸,就得换发动机,最小的毛病是点火系统不大对头,也许换俩火花塞就好了;第三,这个车能开一年就是够本,能多开一公里就赚一公里。想到这里,心里也就释然了。
3 f# F' P! b: u; U3 }; c1 A+ ]4 \! |" @6 |, J. R) r
于是星期一早上,赶紧给保险代理打电话,办妥了保险;第二天我拿着保险单,办好了登记,就去拍卖行拿车。我用点技术手段,总算是把后视镜固定在上面了,虽然不是固若金汤,你不掰他可也掉不下来。我开着这个车在附近的几个街区兜了几圈,试了试刹车,感觉也没有什么问题。把车停在干净地方,看见有少许机油漏了出来。又跑到Whitemud Drive上,看左右没警察,猛踩油门,加速到100,还挺拉风的。反正不管怎么说,是把车开回家了。虽然check engine还在亮着,我已经不太担心了。% A4 Q5 F: @* f
6 d' J! [0 T$ e7 o; G周四,开着这车到了某丰田车行,花费30大元,用他们的解码器读了一下代码,结论是一个氧气传感器被烧化了。这就造成发动机吸入的空气总是达不到最佳值。如果更换,收300元,如果试着修理一下,50元,能不能修好,概率一半一半。我问他不修行不,他说行,但是要多耗油。我想了一下,现在有没有别的大毛病,还不知道,还是开些日子再说吧。
' P( ?$ y0 }( M6 j% l; d
6 q' j0 N2 Y( I" c$ E又把车开到另一个熟悉的车行,进行了全面检查,调了调刹车,紧了紧漏油的地方,修车师傅说你就放心开吧,一段时间用不着修了。他是这么说,我还是有点放心不下。于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又送到一个修车的老头子那里去看,这老头子修一辈子车,他说也没有什么问题。我问他要换那个传感器到底得多少钱,他告诉我连工带料收180。8 P* @* A& E$ g1 p8 X0 W# @3 M
: S% ~) ^6 S; w% g. e开了一段时间,这个毛病的后果显现出来了。一个1.5升排量的车,居然百公里烧9升油还多。快赶上我那六缸的老车了。当然他还有其他费油的因素,比如雪胎。不过好在这个车开得并不多,每天顶多开20多公里,也就只要顺其自然了。最近又听人讲,如果发动机的混合比不是最佳,夏天没事,冬天费发动机。我想也是。干脆过两天就上老头子哪儿把他修好算了。* b5 \6 V" Z. g
$ p7 Z5 ]/ m' u. h" ]$ [ R- [大家肯定都想知道,这个车到底是个什么来历呢?从在手套箱里发现的资料看,这个车从前有两个车主。唯一的一次交易,是在1998年,第二车主是一位Fort McMurrey的女同志,花了8000元从第一车主手里买下。我猜想,第二任车主换了个比较大的车,就想把这个车卖掉,可是不幸check engine亮了,这个灯一亮,她就没法再进行私人交易了,所有的买主都会给吓跑;所以她经过权衡,只好把车卖给dealer或者拍卖行。在拍卖的过程中,相信别的竞价的人已经知道check engine这回事情,早早地放弃了竞价。只有我不知就里,还在不停地举牌。这只是猜测而已,也许和实情有天壤之别。
* n: T. L6 B. E8 ?! D. N8 K3 |2 a) M0 Z+ H, u7 q3 A: \# k
写到这,也就差不多了。总之这个车买得还是成功的,而且感觉这个车就是命里注定要归我的。我知道在任何一个华人论坛里,一提到日本车,准有一场口水大战。对日车趋之若骛者有之,恨之入骨者有之,嘴上不说而心里有数者更有之。我是希望朋友们就事论事,就车论车。. D1 V; `% l& c0 O+ c7 v# v
* f1 U E& y T& b到拍卖行买车也不失为一种手段,但是我不赞成新手买第一辆车就跑到拍卖行去买。我写的东西看似洋洋洒洒,实则空洞无物,挂漏滋多。大家要是有什么问题,尽管跟贴,我会尽量作答。
h. a8 q6 D3 n# \
. B; }9 j% j3 L- p6 l[ Last edited by Wonton on 2004-8-25 at 08:03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