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李阳
5 v, Y) A* g6 r8 L8 x6 W$ W! S8 e7 ^- k H0 S$ z! m6 n
2011年对华裔花样熘冰好手陈伟群来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上周他获得加拿大体育电视台Sportnet评选的2011年加国最佳运动员称号,在评选中他击败了加国着名女子足球运动员 Christine Sinclair, 北美冰球联盟最有价值球员 Corey Perry 和北美职业棒球大联盟辛辛那提红人队主将 Joey Votto。
. o, q- i+ E5 }
+ g( I- ]6 S# t; _+ w' a本周二,他又获得全国体育记者评选的2011年加国最佳运动员称号,该奖是为了纪念前多伦多星报着名体育编辑Lou Marsh所设立的,从1936年起每年分别授予当年表现最佳的加国运动员,陈伟群是21年来首次获此殊荣的男子单人花样熘冰好手,上次男子单人花样熘冰运动员获奖时1990年的 Kurt Browning。
6 _% D% Q4 I: b9 }* T& a$ P* G% C2 ?( n3 L: ~4 y& ?( ?- k
; X& U U/ M- h3 g: f
4 I( ]5 U4 ~0 U5 C3 X- x: L陈伟群今年的表现可以用“无懈可击”来形容,1月份他在自由滑项目中连续2个四周跳的高难度动作,连续第四次获得加拿大全国冠军;4月,他在俄罗斯举行的世界花样熘冰锦标赛上,他不仅获得冠军,还创下了国际冰联3个最高分纪录;今年秋季他连续获得国际冰联格兰披治大奖赛冠军、加拿大国际邀请赛冠军及法国Trophée Eric Bompard比赛冠军;上周末在魁北克城举行的国际冰联格兰披治总决赛中,仅有世界排名前六名的选手获资格参加,他再次获得冠军宝座,以完美的表现成为2011年国际花样熘冰之王。 * W% F7 _7 \5 g' [% t
& g6 Y5 Q$ [' L3 @$ y6 q就在他的职业生涯达到巅峰时,主流媒体一篇专访,却令他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 [$ ?' l# U- ~# s9 R
陈伟群今年9月接受路透社专访的一篇报道近日在加拿大主流媒体发表,当时陈伟群刚从中国参加一系列的表演赛及走亲访友回到多伦多。在受访时他表示,花样滑冰在加拿大不受重视,“假如我父母当年留在中国,假如我代表中国出赛,情况可能不同。”“多年前我感到更像加拿大人,不过慢慢地我感到自己更像中国人。我庆幸我是华裔,因为从加拿大华社那里得到很多支持”。 5 B" u2 w {5 Z# f! W- G/ C l8 U
1 ~/ g5 n7 P* p, h) I陈伟群还说:“我希望在比赛中能代表加拿大和中国,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 d- p$ y) X& c6 ? m
3 L' L0 w. ^- I7 l陈伟群的这番话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认为他是想代表中国出赛。为此陈伟群接受此间主流电视台CBC访问时表示,他从未想过到中国生活,也未想过代表中国比赛,只是对父母为他作出的牺牲而有感而发。 $ o, P' w3 D; k' q
8 J3 U" m5 U* r9 ]! O3 l
针对世界男子花样滑冰冠军陈伟群对其华裔身分的越来越认同,加拿大滑冰协会称,陈伟群有绝对的权利对自身的华裔血统感到骄傲。 5 v9 F! v& p. e/ N; r- m6 s
2 E' d/ S/ a& u6 Q加拿大滑冰协会高级表演部负责人史雷恰克称,对媒体断章取义的报道感到震惊,并认为所有人包括媒体在内,都了解陈伟群的意向。协会主席汤普逊(William Thompson)说,在加拿大这样的多元文化国家,人们应该理解陈伟群为他的中国背景而自豪。 , y2 \& s/ b+ X* r+ Q' p% r; a: j
" C* T* P7 Y: M w3 t4 e
经费拮据,债台高筑 ! Z. a w# z$ y; T
% ?- a! V5 k: J
陈伟群今年9月在中国表演时曾经接受过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栏目的专访,在访问中他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辛酸。# M* L1 k' a, q8 I$ Q* ~
3 u( e( ~# }: y& s% k8 x为了备战2010年冬季奥运会,陈伟群到美国进行强化训练,每年训练费用高达15-20万美元,聘请名师专门指导,也要花费25万美元。这笔庞大的费用当然不可能由政府出,只能由陈伟群和父母独自支付。7 e6 J6 p( `) V" S
8 Z& ^7 F! V) Q' `
格兰披治大奖赛之后,为了备战下届冬奥,陈伟群即将投入一个全新的训练计划,是一项非常高挑战,训练强度亦很高的一个过程,费用亦相对较高,一年所需花费要达到6位数字。再加上在2014年冬奥会开始之前,他还要前往魁北克、巴黎、尼斯等城市参加多项比赛,估计将为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8 U3 P: l% W7 Z$ l( ~ p
5 w# U" H7 N) u9 t& c
陈伟群的母亲为了全力照顾儿子训练和比赛,早已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变成全职“虎妈”,父亲是会计咨询师,本来收入不低,也架不住这种“消费”,不得不拼命工作,最多时曾经身兼三份工作,尽管亲戚朋友家里提供少量的援助,但是绝大部分经费都要靠自己。为此陈家早已债台高筑。
2 P* X B ?- {) U0 ], l7 l( |4 h6 c* ^8 w. c4 E
政府的资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每年从政府拿到的钱只占训练费用的1%左右;加上各类资助和商业赞助,也仅仅能满足10%的费用,剩下的90%都要靠自己想办法,这也是为什么陈伟群经常觉得身心俱疲的主要原因。9 n( Q) j- [3 `; B$ }: |0 V
5 V) K- {0 D. y" G7 R& ]
陈伟群表示,温哥华冬奥会之前,加拿大的商界人士对资助奥运选手的热情很高,但是随着冬奥会的结束,商界赞助的热情好像也开始减退,人们不再对花样熘冰等项目热衷,事实上在加拿大除了冰球,很少运动项目能够获得政府和商界真正的支持。 4 Z. V9 C, z0 u4 J. |) \
; ?% Q# {% P+ |3 g( |3 A# G
“不光是我,许多有天分的加拿大运动员都由于经费问题而被迫放弃喜爱的运动项目。” $ r; B4 |8 C o+ ^7 o2 u9 z. d
1 J, Q+ F8 V# J! s. \ `
“我现在只有1个赞助商,不夸张,真的只有1个赞助商。”陈伟群无奈的表示。 " e/ R/ `4 K t: V! B* V2 P) h8 ]
3 O7 `4 x. W' r7 \深知囊中羞涩的陈伟群平时生活的非常节俭,试过不舍得乘坐出租车,一下飞机就搭乘巴士到酒店,差点连记者招待会都开不成。
R, s1 i, Z/ c) K- F7 I( v( O1 t/ G+ n
华人社区的行动
3 [' E& r4 {0 [3 r& o% Y+ ?3 Z
4 T. B) w8 I1 d/ f7 q3 Q( \2009年当陈伟群正在备战上届奥运会时,大多伦多市的华裔社区就已经为他举办过一次筹款晚宴,筹到总金额近5万元;今年9月份,大多伦多地区的华人团体再次为陈伟群举行规模更大的筹款晚宴,超过400名人士出席。 2 p1 h+ ]: t4 r
% q, n" Z3 @( z# Z3 u加拿大世界华商全国总商会将于明年2月举办陈伟群2012奖学金筹款晚宴。今次除了赞助人及赞助奖学金以外,更首次加设商界赞助,希望扩大赞助人的圈子,支持陈伟群在2014俄罗斯索契(Sochi)冬奥会上,为加拿大取得奖牌。黄国裕又表示,以陈伟群目前表现,显示他保持着很高的水平,并正深层次地改进技巧,大家对他在索契冬奥会「冲金」,抱有很大的信心。 0 [3 f6 C% G" T8 Y* E- C$ k
% G; o3 j' L' M2 {' c
陈伟群每年的训练经费逾20万元,加拿大世界华商全国总商会曾在2009及2011年替他筹款,分别筹得超过3万及4.2万元,2012年将是第三度举行筹款晚宴。黄国裕指今年4月在莫斯科举行国际滑冰总会(ISU)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中,赢得世界锦标赛冠军并打破3项世界纪录的陈伟群,已不仅是华裔之光,更是全加拿大的光荣,所以今次将扩大筹款范围,呼吁中西商业机构提加入赞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