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74|回复: 0

[加国新闻] 加拿大着名思想家、城市社会学家雅各布去世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4-2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多维社记者李辛综合报导/加拿大当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着名城市社会学家珍妮·雅各布,4月25在多伦多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9岁。多伦多市长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珍妮·雅各布将被以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而被人们所记住,她的洞察力和作出的贡献将改变北美城市发展的方式。”(chinesenewsnet.com), k* [5 v. {$ x) Y8 W; l5 E

% ^+ B- b/ w: @' j  c6 ]加通社报导,珍妮·雅各布1916年出生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业州斯克兰顿的一个媒矿小镇。高中毕业后曾在一家地方报社工作过一年。经济大萧条时期,她来到纽约,并很快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不久,她嫁给一位建筑师,定居在格林威治村的休斯顿大街,同时她得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为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和国务院写作。(chinesenewsnet.com)
+ N1 s6 ?! Q* ^. q; `6 R
3 X' f3 G0 F8 k2 C显然是受到了丈夫职业的影响,从1952年起,她开始在《建筑论坛》(Ar鄄chitecturalForum)担任助理编辑。雅各布喜欢在纽约的街道上步行,并在步行中逐渐发现城市尤其是她所居住的格林威治村的魅力。尽管雅各布最初的写作多以学校和医院为主题,但随着她在纽约居留时间的增长,她的文章开始更多地涉及到城市设计问题。(chinesenewsnet.com)
  W& d  ~( q  y" Y% O; p8 ^) X0 {1 ^* B+ T2 X
1958年,雅各布为着名的《财富》杂志撰写了一篇关于城市中心区的文章《市中心为人民而存在》。在这篇文章中,她充满激情地批判了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大规模旧城更新项目,同时赞美了曼哈顿现状环境中街道生活的欢乐与祥和。该文随即被一部关于城市问题的颇为畅销的集子《爆炸的大都市》选中,使得雅各布的作品开始引起《财富》杂志、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包括L.芒福德在内的众多纽约文化界人士的关注。(chinesenewsnet.com)
' p3 D+ B0 w; o0 I8 |( P" t1 m: N1 `$ U0 x: \) ]
1959年,当得知雅各布想写一本关于城市设计的书之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为抗议美国发动侵越战争,1968年她与丈夫移居加拿大的多伦多,一直居住至今。(chinesenewsnet.com)5 {* F  p* P! e5 {8 ?( x' I3 l- Q2 h

& g9 f" C6 U* o她在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被奉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最出色着作之一……并无故作高深的方法,一切皆出自作者的眼睛与心灵,但它以其精妙的研究,让我们明白城市的生命和精神来自何处”。(chinesenewsnet.com)2 C/ @! [( M7 R. [$ {0 i
# b% n# D! n) p/ V6 u' X* S
国际金融报报导,《美国大城市生与死》刚刚出版的时候,当时美国规划界的“主流”认定这本书“除了给规划带来麻烦,其余什么也没有”。然而,40多年过去了,这本书不仅取得了出版上的骄人业绩,而且逐渐为许多美国规划师所接受:《生与死》经常被引用,而一些规划师更坦承这本书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有些人甚至承认是受到这本书的触动才步入城市规划这一行业。(chinesenewsnet.com)
4 B$ b& D# M5 T" o! e% g
: A; [; Q1 q8 A1 C此外,《生与死》还被一些着名院校如MIT、哈佛等的建筑系、规划系列为学生必读书目,并成为包括社会学研究在内的许多研究领域的常见参考书。书中的一些观点,如着名的“多样性”和“街道眼”等,甚至还被一般市民所熟知和使用……可以说,这本书在二战后的美国城市规划实践乃至社会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chinesenewsnet.com)9 T! Z- q" Q/ k5 b5 ]/ P6 z
3 ^6 O% L# U* b% d* J7 P1 \
专家评论说,雅各布尽管缺乏严格的专业训练,但敢于向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挑战,并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城市社会学家之一。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中,表达了3点主要思想:1、唤起人们对城市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2、对城市“街道眼”的发现;3,反对城市中的大规模计划(主要指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路计划等)。(chinesenewsnet.com)
. t" O: {/ L5 C9 o; d" d: T# P0 V7 Z; |9 b+ X2 c
可以说,《生与死》在整个欧美开创了一个对现代城市规划进行反思的时代。需要指出的是,《生与死》不仅是一部理论着作,还具有惊人的实践意义:雅各布在书中为曼哈顿南端所提出的全面规划设想后来就被当局采用并加以实施。(chinesenewsnet.com)5 P0 A# t& V3 g! @$ j; Q
! e( L; ]* x1 s5 \8 m2 H
前不久,《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文版出版。建筑评论家史建断言:40多年前的书,今天在中国并不过时,甚至更应当称为“恰逢其时”,因为在中国的城市里,充斥着与当年雅各布斯笔下同样的官僚机制和城市毁灭机制。(chinesenewsnet.com)( Y- L  s  q$ L2 R7 Z% L

8 F" v2 k6 ~$ i' `. r《城记》(一本研究北京城市规划史的着作)作者、新华社记者王军说:“拿这本书中的每一章,可以对应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的现状。雅各布斯当年竭力反对并成功阻止的那些对纽约的规划,其实在今天的北京都实现了。”(chinesenewsnet.com)
8 m2 t1 N" _# B. V* I2 |5 G
$ {  _3 P+ G3 d& |2 k$ r1 @$ u史建说,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它在剖析美国城市现实和反思现代主义规划的基础上,对都市的复兴与未来提出了全新的、富于建设性的见解。看见简·雅各布斯笔下鲜活的、与我们有着同样的官僚机制和城市“毁灭”机制的纽约、芝加哥,我们就会有发自内心的共鸣。(chinesenewsnet.com)  h' B% h0 u" z# S/ u; }! u# g
2 l% o! O! r# e; u( I
她抨击和从根本上颠覆了现代主义规划一厢情愿和悲天悯人的理念,如贫民区的改造理念、广场和绿地所代表的公共空间理念、以小汽车为先导的交通理念、郊区化与单一社区化理念(这些眼下都是我们城市规划的基本理念,以及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理想城市样本)。(chinesenewsnet.com)/ I  j* S' E% C+ x* ~, n% v9 y

3 l9 X7 f9 g# V; F0 b: o8 S在简·雅各布斯看来,“城市完全是一个有着具体形状和活动的地方。我们在理解城市行为和了解有关城市的有用资讯时,应该观察实际发生的事情,而不是进行虚无缥缈的遐想”。 (chinesenewsnet.com)/ r  L2 ]+ S$ ]3 O# e2 R5 z

. Z# S, ?: d" k; K她透过多年在所谓贫民区生活的经历,印证那里与人们一般认为的相反,是充满混杂性与活力的地方,为此,她特别强调街道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揭示出街道的公共空间性质,它对于社区安全、孩子成长、邻里交往的决定意义。(chinesenewsnet.com)) G" y& D) f5 w( Z. |

  ?6 [! s( U5 @8 O/ ?5 v# {3 |在她看来,街道的有序混杂性正是大都市魅力的所在,也是其生命力所在,但是,街道活力的培育不能透过硬性的规划“制造”出来,它应以尊重当地居民、建筑历史和街区肌理为出发点。“稳健的城市建设产生的是持续的、循序渐进的变化,需要建立的是一种复杂的形式多样的体制。”(chinesenewsnet.com)
% ^3 s# U* P( }
! [! B4 r1 e) K0 d" e( i4 f史建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早就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是经常被提及的城市规划名着,或者说反规划的名着,但是在译着没有出版之前,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只言片语,现在看来,简·雅各布斯不仅对城市规划理论和城市社会学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了解,而且对“城市问题学”有着独到的见解,而这一切都是基于鲜活的美国城市语境中的。(chinesenewsnet.com)* |+ N6 d# f# b7 k8 ?' K, J7 `- M
Sample Text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17 06:45 , Processed in 0.10820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