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谈海) _5 _- z. I, f: O% Z
: I9 X# J" V K- G 在数码相机风靡的今日,有一位坚持挎一部胶片相机活跃在多伦多华人社区的老人,他就是道良慧。想采访道良慧的念头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总因他东奔西走而阴错阳差。直到最近道良慧从美国女儿家归来,终于有时间听道良慧聊一聊。 1 Y" K$ V4 g5 F" [7 h# d7 W0 K! j
7 x `( o/ ?0 x, X5 Q
69岁组织横跨北美万里摄影游
) h) V! ~9 p0 `; k- L1 n2 ?) g/ k2 _ b
道良慧喜爱摄影是从读大学的时候开始的。
: f M) m3 }( {2 M. U* W6 o, m7 X6 f7 F; b- J8 v6 ] g1 S6 A* `
1993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访问加拿大,道良慧有幸与老校友见面。原来道良慧与朱镕基同为清华大学校友,当年朱镕基在电机系,道良慧在机械系。他与朱镕基去清华读书曾经同船,道良慧晕船,得到朱镕基的照顾。1950年朱镕基竞选学生会主席胜出,道良慧当时是学生会摄影记者。两个人还是清华京剧社的搭档。大学毕业后两个人又一块分到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门工作,朱镕基在计划处,道良慧在设计处。
) E- N3 _2 l- \
8 l4 a1 b' q" {8 q: W
道良慧
3 u8 w4 ~# Q! e$ B+ ~' l( R1 `* d' A/ D! ]$ j, o
回忆起那段往事,道良慧说,和摄影结缘,只因当年他从香港到北平求学时带了一部进口照相机,这在当时绝对是个新潮,于是他自然而然的就担起了清华学生会摄影的重任。
0 ~( g0 B7 V& x3 h2 z. i& g. b W
/ x2 U# J# Z3 a从那时起,道良慧的摄影爱好一直持续到今天,几十年如一日。
# l+ O8 D, X0 P' O/ B: ^" k. ]) ~9 m2 y
! M7 B9 H! }8 s0 M% T4 A* t1999年,当时已经69岁的道良慧在多伦多的报纸上发了一则消息,征集同路人出游。消息一出,反响热烈,很快报名的就超过40人。十几年过去,回忆起当年的那一幕道良慧依然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当时他提出5个条件,喜欢摄影;年龄40岁以内,能吃苦;会驾车;有40天以上的假期;有一定经济实力。
7 \" {$ U. u% Y0 \" f+ x7 }) Z$ H8 y" u! `% D, ?
最后是酷爱摄影的河南同乡会会长曹俊生提供了一辆全新的7座旅行车,6月13日7个人一起上路,由多伦多出发,横跨加拿大到温哥华,然后南下美国,经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到圣地亚哥,进入墨西哥边境小镇蒂瓦娜,随后北上,从拉斯维加斯经大峡谷、落基山,纵贯美国中部,最后于7月16日返回多伦多,全程21000公里,历时34天,经加美墨5省17州1镇,一口气游览了北美的30多个国家公园,创下了当时多伦多华人摄影的记录。 + l7 D' F5 H; V1 k
1 V0 y( Q" `# W R
道良慧说,这是他这辈子干的最不后悔的一件事,光是胶卷就用掉了80多个,拍摄照片无数。
& L( r; O) G% q" ~- M5 b4 a0 S& Z! V" `9 m) w. U' R+ k# N
70岁出版人体摄影集
, q, o* d) f7 u3 A. |" E
+ g4 w. s. d- g: |道良慧是清华机械系的高材生,搞了一辈子汽车,但他最骄傲的还是摄影。从清华大学的学生会摄影记者开始,他对摄影的爱好持续几十年。
( Z c$ J4 U1 V& Y" s
# j2 ^2 S3 r/ J+ I$ [" s4 M6 u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道良慧作为学生摄影记者有幸参加,他跑到金水桥下拍了许多珍贵的TAM镜头,遗憾的是后来他被划为右派,无数次的抄家,大部分的照片和底片都下落不明了。
, x* R. C6 w* b; |0 Q1 F. E+ T
/ E1 s$ E: T5 `: o5 \$ D) d道良慧与夫人一起走过金婚
% |8 ^0 W% m# B5 d- R+ Z0 l( g- \& C
1957年反右开始,道良慧在1958年被划为右派,这个帽子一戴就是20年。戴着右派的帽子,虽然还继续工作,但单位的同事没有人敢搭理他,道良慧就把大把的时间用到了摄影上。摄影成为他生活中最大的寄托,平日里他背上相机到处跑,为左邻右舍拍了大量的照片。那个时代对百姓来说照相是个奢侈品,一般只有照相馆才有。 % M3 D3 ?; \% m8 ?
* x% Y0 A" s1 X6 L6 t8 p2 f4 v
1979年道良慧彻底平反,1980年即被机械部派往广东,主抓全省汽车工业。他代表中方与日本、法国谈判,成立了广州丰田汽车维修中心和广州标志汽车工业公司。期间作为代表团团长出国考察多次,跑遍世界许多国家,工作之余也拍摄了大量照片。
' i/ X( Y5 m# E8 n- G& F
1 B0 U$ \7 i; {: O' b4 ?" Y接触人体摄影还是1990年移民加拿大以后的事,因为在那个时代在中国搞人体摄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2002年,为了考察人体艺术道良慧专程两赴欧洲,先后到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国考察旧宫廷、大教堂、博物馆乃至街道、广场、公园的裸体艺术品。此后道良慧一边从事人体摄影实践一边进行人体摄影艺术研究,他还在多伦多开办讲座,最后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归纳为《人体摄影艺术十一讲》出版发表。这是国际上第一本配有理论知识的人体摄影集。此后道良慧的摄影作品多次入选国际沙龙摄影展。 " p0 M! f5 p0 ^. i/ j
' Q, @- _" _! X$ o9 l
当2001年中国举办第一次《人体摄影艺术摄影展》的时候,道良慧被聘为评委,一些美术院校专门请他去做讲座。. p+ O: n" M. x; ~& v% k
1 H" P. B, e/ b: L/ e; @, k$ w+ i; d9 p' D! g9 o9 p+ _6 w$ b
2003年道良慧获加拿大安大略省耆老成就奖,是20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人。
$ i K5 ~ S5 ]" E1 ?( @8 X8 W$ j, z# Z" F2 m9 g, k
80载人生悲喜 笑看大起大落 + B; M2 X8 {7 w! _3 a0 r! Q- E @
* [% ^! }$ s! z
中国的“百家姓”中本无“道”姓,关于它起源还有一段佳话。在道氏家谱中有详细的记载:“元世祖即位(注:指忽必烈于公元1260年称帝),开平公往朝贺,以道服进见,世祖曰:‘卿好道服,朕赐道为卿姓。’公拜谢,即以道为姓。”由元朝皇帝忽必烈所赐姓的道氏族人繁衍至今已七百五十年,子孙至二十七代,现仅存数百人,大部分人旅居海外。2010年10月6日,道氏第二十四世孙道良慧等人将珍藏的纂修于1931年的“道氏宗谱”四卷捐赠给上海市图书馆收藏。 . [ K% R+ q: f
7 k8 ~ h8 m3 m! Q j
道良慧的父亲道仲陶,1923年即赴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后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1945年经上海市长吴国桢举荐任上海市银行总经理,1947年任香港银行经理,后跟随宋子文去了台湾。 ! j7 X+ @$ A) l
/ i( |2 }; u& {. y
优越的家世使道良慧的兄弟姊妹大多留学英美,但他最终决定放弃赴美而转赴清华读书。抗美援朝时,道良慧把母亲塞在他枕头里的20多枚金戒指全部捐给国家。清华毕业后,他再次拒绝家人安排,没有去英国就职而是留在国内工作。成为苏联专家组组长助手,是全国第一批任命的400名工程师之一。道良慧清楚的记得,当时一名处长的月工资不过七八十元,而他的月工资为102元。他笑称1947-1957,是他少年得意的十年。1957年,他与上海资本家出身、沪江大学毕业的太太结婚。此后历经风雨,夫妇俩携手走过金婚岁月。
; Y: d9 F* S5 R0 W. j& |# ]8 c4 Z& C- j1 `* f
到了1957年,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开始改变了,以他的家庭背景,1958年道良慧毫无悬念的被划为右派,幸运的是因为搞技术出身,单位知道他的重要性,没有被打到北大荒去劳改。文革开始后他又成为批斗对象。 + h5 R) j) ^$ |
' A6 _ ^4 M9 F9 X1 @三年困难时期,道良慧与杨振宁的弟弟杨振汉住同一个宿舍,当时整个单位只有他们俩包裹最多,其实也就是他的母亲从香港寄来的奶粉、饼干等食物。不过这些在批斗时都成为他的证据。道良慧夫人不解的是杨振汉同样收到大量包裹,为什么能躲过批斗,至今提起往事还愤愤不平。 $ a2 X' p% T! [9 [8 b9 h
, r8 y/ R, \: y3 u1961年,道良慧母亲患癌病重,临终前希望见到自己在中国的两个儿子。他的父亲亲自写信给周恩来,最后获得批准。当公安部门来人通知他和弟弟办出国手续的时候,他的太太抱着刚刚出生的女儿拉着他死活不放手,太太担心他一去不返。最后他决定不走了,交待弟弟转达对母亲的问候。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的弟弟则趁此机会从香港直接到了加拿大求学,后成为多伦多医院著名的肿瘤专家。
X, g3 u% {0 M' G% W! e6 J6 Y* j4 U* T: f) c8 U/ Y* e) P
1970年,道良慧被以“策划弟弟叛国”和“里通外国”罪逮捕,判为现行反革命,入狱8年,关进洛阳监狱。从1958年右派直到1979年平反,漫漫20年他亲眼看见自杀的同事就有8人,乐观的天性助他熬过苦难,道良慧人生最宝贵的20年就这样过去了。
* O9 L1 L! h# l% w
# J% D5 x+ ^2 F% R8 H% Y) M1979年道良慧彻底平反后拿到了补发的工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理女儿出国留学手续。此前成绩优异的女儿连续两年高考都因政审不合格而与大学失之交臂。1980年道良慧的女儿成为全省第二个自费留学生来到加拿大求学,道良慧同年即被机械部派往广东工作,已经50岁的道良慧从零开始,为广东的汽车工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8 Z! i/ [8 W, `) G6 X! z. U
3 y5 N) q' i( ^+ l1990年,刚到退休年龄的道良慧即放弃官场的竞逐,与太太一起移民加拿大和儿女团聚,享受生活。如今女儿在美国一家大汽车公司任高管,儿子海归回国内发展,他和太太一起在多伦多生活的非常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