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4)  鸡蛋( 0)
|
最近好几个贴都是跟这个话题有关,网上搜了一片文章,我觉得挺好,给当爸妈的看看,有个别部分的信息我删除了,因为在加拿大不适用: R% L3 q' F0 `9 V! S* {; K
" R P" F, r0 M" k9 c( q5 t7 C! ]1 m. ~, t" a- X
人体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就像空调机的温度设定。正常时婴幼儿设定的温度比成人稍高,婴幼儿肛温大约在摄氏37.5℃,上下变动1℃左右。成人和较大儿童口温大约36.8℃,上下变动0.5℃。
b1 ]- h0 H; R! Z8 h" V$ ^0 q 例如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致热原”,就会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设定温度提高。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人体增加肌肉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所以发烧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烧,某些细菌产生毒素时,这种现象特别明显。2 ]9 {* I& S: S6 \2 m; }/ F% A+ Y
许多父母观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间发高烧。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孩子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喝水,当然体温升高。
2 q( U0 a2 |( u" h5 [ S* z- I { 一、引起发烧的原因$ _* R* w' D9 A/ T, N' J% p. K
1、非疾病因素:/ _+ i e8 ?$ u$ A7 V% k
婴儿体温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气温过高(中暑)、穿衣太多、喝水过少、水份丢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 G2 @" G8 z5 F$ }: M
2、疾病因素:( ~) o2 @& _) [4 ]7 B; Y. V
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常见,如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感染等。除发烧外,还伴有各系统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可有流涕、咽痛、咳嗽;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尿频、尿痛、腰痛的现象。而小婴儿各系统的伴随症状不典型,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等现象,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烧越要去看医生。
1 U {5 a: `1 N/ G 引起发烧的疾病还有很多,如长期发热可见于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应注意观察孩子发烧的规律和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及早治疗。
/ t& x$ h- z* }* i' V, L/ c 二、如何正确测量体温
4 \. F1 \' y$ g* [: c& `8 o y 1.测量腋温
1 [ o0 c- f5 q. F3 @ 2.三岁以下婴幼儿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i. }9 o8 k: [& b* u" T
3.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6 x4 b" e- M# Q- K! K6 @
4.需测量足够时间:若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 {6 Z( X& s' r" S/ D9 Z) Q
5.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之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应视为发烧。
- S$ h- g: g5 h2 d; M 三、什么时候退烧合适
9 {* ~- `8 N. E$ `9 r) D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要看发烧的时间和温度。由于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白血球抵抗细菌毒素,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观察发烧的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所以不太高的体温是不必急着退烧的。但是,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尤其婴幼儿发烧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1 Z% g; m @' H6 Q6 b' B: r9 l) u% i 四、如何帮助小儿退烧
. ?- h! M1 r3 ]; r& v. [ 当发烧较高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孩子舒服一些: - H1 m0 O0 M. F1 b' y( u# R
1. 减少衣被: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对于许多小婴儿来说,只要减少衣被就能使体温降低。
) O4 \: u- b& Y& E# {6 _5 H 2. 多喝水:有助于发汗散热,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机体丢失的水份。
$ h. e0 v% o, K9 H. _ 3. 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对年长儿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 X) _" d, d2 _6 k. c 4.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另外水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 I! a! d% r. u# a& x
5. 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 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适于1岁以内的婴儿。* v! T5 Q9 ^6 o* n" r
五、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2 j; f J1 j* ~) `1 S5 F! |! J; ^5 J& m 在应用和选择退烧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w( ?* ]! z% r7 D: V
1、一般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要间隔4~6小时。但对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适当积极退热。5 w/ ~$ j2 r% m C' J6 |
2、退烧药的剂型很多,包含片剂、水剂、栓剂和针剂,可根据孩子的年龄选用适当的剂型。但打针是最不安全的方法,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除非过高的体温,一般不用。
1 O7 {: s ^# L# Q# z 3、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咛、泰诺林等)、布洛芬(臣功再欣、美林)、阿司匹林(阿苯片、巴米尔)和吲哚美辛(消炎痛)等。这些药物对胃肠道都有些刺激,应予注意。4 X2 C% X U, M8 E5 d p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一般感冒常会发烧2~4天,如果精神状态好、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但需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甚至抽搐等,应尽快就诊。普通的感冒发烧多半由病毒引起,主要是对症治疗,不应滥用抗生素。/ }1 G/ |9 m% l ]1 I
孩子发烧何时去医院
0 M9 S% o: u* o/ l7 g0 | 孩子突然发烧,难免让父母手忙脚乱。特别是晚上发烧更让父母左右为难:去医院吧,担心孩子来回折腾;不去吧,又害怕耽误病情。韩国《中央日报》网站7月4日载文,介绍了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和应对方法。
% ?; S) V# E2 @4 q# G! ]- @* K 孩子为什么会发烧?孩子年龄不同,引起发烧的主要原因也不同。1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发烧的原因有:衣服穿得过多、脱水、脑出血、肺炎、脑膜炎、败血症、脐带炎等;1个月到2岁的孩子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肺炎、肠炎、脑膜炎、疫苗接种副作用、药物副作用等;2岁到5岁的幼儿发烧的主要原因是:各种呼吸道感染、尿道炎、脑膜炎、肠炎、关节炎、癌症等;小学生、初中生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冒、骨髓炎、肺炎、肝炎、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关节炎等。其中,感冒是导致孩子发烧的罪魁祸首,90%以上的发烧都是感冒引起的。
/ n6 @% ^2 z M) Q 怎么判断是否立即送孩子去医院?在孩子出现发烧的症状后,除了要给孩子量体温外,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发了烧,依然能像平时一样吃饭、玩耍,家长就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因为这样的孩子多半没有太大的问题。2 I G- Y1 K. q# B/ g2 |! R. ?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发烧并呕吐;烧已经退了,孩子仍然委靡不振;发烧伴随脱水;6小时以上没有小便。另外,5岁以下的婴幼儿,高烧时容易诱发抽搐,因此退热很重要。可以脱掉患儿的外衣,用温水擦拭身体。倘若这样还不行,就要给孩子吃些解热剂了。. Z" g1 O; i, J1 z
给孩子选择解热剂得慎重。常用的解热剂有3种,扑热息痛、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其中,扑热息痛对孩子的副作用最小;一次用量,按照每10千克体重1.00---150毫克扑热息痛的比例服药。服药30分钟后就应该见效,如果1小时后仍不见效,可再给孩子按照同样的剂量服药。但要注意,该药服用次数过多,会导致孩子肝损伤,因此一天不要超过4次。
+ w7 n& F, T4 s- E" F 布洛芬和扑热息痛相比,解热、消炎、镇痛的作用更好,但是也更容易引发胃肠障碍、出血、发疹子等诸多副作用。布洛芬按照每10千克体重50--100毫克的剂量服用,每天服用4-6次。3 _3 v3 G3 j$ o% a. H
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效果是最好的,但是,患有水痘、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如果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雷氏综合征。病毒性感冒、哮喘病、有出血倾向的患儿、早产儿、新生儿等不宜服用阿司匹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