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 x# h- b! b0 Y8 R& Y ­ 佛法,你说多,无量无边;你说简单,就一、两句。这一、两句真的明了、通达了,无量无边的佛法,全都明了,所以分别是错误。分别这个善,分别那个恶,其实善未必是善,恶未必真恶。善恶都是梦幻泡影,善恶都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明白了,见到善不会分别,见到恶也不会分别。无论什么境界现前,天堂也好,地狱也好,你的心是平等的,你的心是清净的,一丝毫不染着。无论什么境界不会动你的心,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真的如如不动。 ­6 J9 q% i. p7 Z+ _- E, r0 S
$ y$ l: b: ~% w 凡夫迷得太久,沦落在六道、在三途,好像是大起大落,迷的人看到这个相,大起大落;觉悟的人看了什么?觉悟人看了没动,佛菩萨心清净,心没有动,境界怎么会动,凡夫心在动,所以外头境界就在动。 ­ - l9 I% A: B' ~7 G5 {" A9 m0 O / D6 p* M; ~ G­ 禅宗里头,六祖惠能听印宗法师讲经,就是现在的广州光孝寺。那个旗杆还在,旗杆上悬的幡,风吹着幡在动。有一个人说幡动。另外一个人说风动,他们两个人在争,谁也不肯让谁。惠能大师在旁边看到,告诉他两个: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一句话把两个人警醒。 ­ 6 w1 k" G M* S$ ?" z" Y* c: x% ^( Q: [8 C
­ 心转境界,不是境界转心,凡夫心在动,看潮水起伏;佛菩萨心不动,看海水平静,不起波浪,这就叫做「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我们会不会转?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净,法界是清净的;心平等,法界是平等的;心善良,法界是善良的。所以佛菩萨住一真法界,我们住六道、三途,都是自己觉迷变现出来的。觉就现一真,迷就现六道三途。 迷不能破迷,觉才能破迷,这个道理要懂。然后在这一生修学过程当中,功夫才会得力。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万缘放得下;放得下之后,才提得起.­ * P; u9 ~! H- E) {( G2 e * j4 [8 q) O9 k& B
提得起是为别人,放得下是为自己。提起,放下,放下,提起,决定不妨碍。提起不碍放下,放下不碍提起,得大自在。为众生要提起,大慈大悲像千手观音眼到手到,看到了,听到了,立刻就要帮助,为什么?机会不能错过。这个众生得度的机缘成熟了,碰到了,要是不尽心尽力帮助他,就对不起他。对不起他,就是对不起自己,自他不二。缘没有成熟,别找麻烦,那是愈找愈麻烦,为什么?不能接受,他没有意思求。观机是智慧,观机这里头也没有分别执著,这就叫随缘,有分别执著就不是随缘;我要想怎样怎样,不是随缘是攀缘。缘到了,这个境界现前,好办。缘不到怎么办?等待。等待,没有等待的念头,有等待的念头就有烦恼,等了一年,等了两年,怎么还等不到。那个等待里头也是妄想分别执著,总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等待的念头没有了。没有这个念头,等待的时间再长,好像一刹那,这就是佛法真实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