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15)  鸡蛋( 0)
|
CCTV-4中文国际频道即将全新改版 - X! F4 c0 O& \ J7 Z3 T6 L
, Q# e" ]7 A& {" V2 l
央视国际 (2006年01月24日 14:05)
7 G% a: t( r) |( h2 o0 F# d% o( d7 ]7 D! j' d+ I% y% z
& K' d1 \8 x" _ M
CCTV.com消息:中央电视台于今天(1月24日)上午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式对外宣布,经过近半年的改版酝酿,CCTV-4 将于2006年1月30日(农历初二)以全新的面貌与海内外的观众见面。此次新闻通气会由中央电视台总编室主任苏峰主持,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程宏、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主任盛亦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副主任杨刚毅等出席。 . p4 }3 ^6 c4 D' ? x
: _( _. w5 k+ Q: M$ u m0 u! H1 p+ {8 c
# `& I+ V) \- u/ j
- a. v% J" \' L: [+ x
3 [% y3 T. _3 d* i
* u- Q5 N, Z+ V: ]
* T( n9 i( _, b. ]+ F0 T
# i! ]4 c4 r' W) F; h! V/ G2 h+ v5 G $ Z9 Z8 k* Q8 M' v
; R0 q2 N' Y5 R8 F2 `- `此次改版被称之为1992年10月1日CCTV-4诞生以来动作最大力度最大的一次,也是中央电视台实施的全面推进“频道品牌化”发展战略的重大步骤。(点此观看宣传片) / [ g( U3 `+ C5 I4 Z3 j4 a
6 V% b1 F# b& \2 _/ w4 ]2 l
改版后的CCTV-4继续坚持以“新闻为主、荟萃精华”的综合频道定位,同时进一步拓展了视野,确立了“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的频道宗旨,制定了CCTV-4新的战略目标――构建全球华人共享的平台,即“负责的大国话语表达输出平台,中国发展与机遇全面展示平台,中国文化崛起的主流传播平台,全球华人情感共享与交流平台”,其目的在于“凝聚华人、了解中国、促进统一”。此次改版从指导思想上,大大强化了华人的概念,使CCYV-4更加具有国际频道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加强了海外的针对性、包容性和国际化。由于中央电视台目前已经拥有三个国际频道,即中文、英文和西班牙语法语频道,因此CCTV-4在这次改版中也正式增设了二级标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在一级标识“CCTV-4”出现的同时采用简称“中文国际”。
* j: e4 b. L* M$ U# G- v7 \; U+ I1 B( y1 ^ V
此次改版的总体策略是,对频道结构、自办节目、荟萃节目、频道编排、包装推广和运作理念实施全面优化和提高,全面提升频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改版的具体思路是,保持新闻和对台的频道构架、扩大荟萃节目的种类、改变频道现有的弱势节目,形成“新闻+对台+文化+服务+综艺”5大精品支柱。压缩、整合、改进自办节目,贴近华人需求,以“有用”的资讯节目为重点,打造服务华人的新亮点,以文艺、体育、动画片和经典影视剧,优化观众结构,改变频道原有过于男性化和老龄化的格局,力求最大程度满足更大层面的观众需求。
% \% l; f$ K" Z/ f# w9 {+ Q& m 0 _& R: \8 z7 i5 X1 `9 M4 b9 S" q- L
0 I6 a$ v+ j7 F9 L$ E6 T% A0 @ + a2 Q s+ [, C- w
$ V' i! `6 f5 z$ T& `, H5 W0 g9 w ( x, O; b2 F& G( N
( y: u" @. O9 \, H+ C

# F( t) ~3 O( c3 @7 B" { 此次改版栏目的取舍,以精办栏目为原则,优胜劣汰,对一些同质化的栏目实行整合,尽管栏目较多是综合频道的客观现象,但改版后的CCTV-4的栏目也由原来的37个减少为34个。此次改版撤出或取消的栏目有:《欢聚一堂》、《神州戏坛》、《变化中的中国》、《华夏文明》、《让世界了解你》、《与总编面对面》、《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台湾百科》、《两岸万事通》、《闽南话时间》、《科技博览》、《华夏掠影》、《环球时讯》和《夕阳红》等15个栏目。而新增的荟萃全台其它频道的精品栏目有:《新视听》、《演艺竞技场》、《快乐驿站》、《音画时尚》、《为您服务》、《生活》、《讲述》等7个栏目。仍然保留的荟萃全台的栏目有:《新闻联播》、《艺术人生》、《探索发现》。新创的自办栏目有:《华人世界》、《奥运中国》、《环球360》、《中华情》、《台商故事》、《缘份》、《台湾万象》、《直通香港》。仍然保留的自办节目有:《中国新闻》、《新闻60分》、《今日关注》、《走遍中国》、《中华医药》、《学汉语》、《东方时尚》、《名将之约》、《同乐五洲》、《中国文艺》、《天涯共此时》、《体育在线》、《海峡两岸》、《互动星期天》等14个。此外将滚动新闻改名为《新闻快报》,并设有一些个性的新闻栏目,如《体育新闻》、《经济新闻》和《环球快报》。另外除原有的19点档电视剧以外,在下午安排有经典剧场,每次连续播出两集电视连续剧,而在周六周日则连续安排两集经典卡通片。 4 u; K7 y; [( _9 N+ K m z
- \; u6 P6 b0 ~* n 此次改版对CCTV-4的优劣势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针对海外的竞争频道作了发展策略的研究,同时也借鉴了海外成功对外电视频道的经验和模式,调查了海外观众的收视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次改版的方案。改版后的CCTV-4有以下几个特点: % ]# Q/ A! C2 y8 S
1 s. e) x/ \1 k: Z$ K- k$ K( [
——保持新闻为主体的频道架构。基本保持整点有新闻的格局,同时形成早、中、晚和凌晨各两小时的大板块新闻带,在新闻板块中加大了资讯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比例。
) o9 K& I& X1 L' X3 c. v# L7 h. S0 m; a" P! x
——频道定位更加准确,凸显华人平台的完整性和个性化。此次改版除继续加强涉台内容外,还倾力打造了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杂志型栏目《华人世界》,这个全新栏目的创办,为全球华人和华人媒体搭建了一个共享的话语平台和展示平台,同时也使CCTV—4更加贴近全球华人,从而更具全球性和华人频道的鲜明特色。 : M* |1 k# S+ ~
" P& d4 B k E# T ——充分满足海外观众多元化的需求。首先是在22:00-23:00由7天的娱乐节目形成预约收视的周播带,且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另有两次播出。
& g. l* ^+ v; v4 X, G2 v; |$ W8 z c
——以情感化和故事化的元素改造现有的栏目。改版后的CCTV-4将更加体现人文精神和内涵,除引进情感化的《讲述》栏目外,此次改版还推出了一档反映两岸人民血缘和亲情,讲述两岸情缘故事的栏目《缘份》。推出《台商故事》栏目,以台商在大陆经商的传奇经历和故事来展示大陆的商机,揭示两岸经济密不可分的互补关系。《台湾万象》则以台湾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现状来展示一个真实的各个侧面,由于强调其故事性和现实的动态感,因此它将是更深更广了解台湾的一个窗口,是原有《台湾百科》栏目的延伸。而《走遍中国》更是以“故事化、情节化、情感化”对原有节目加以改造,栏目的定位改以往“直接展示”性的专题栏目为“人文故事”性的记录片栏目,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去承载所要传播的文化。栏目的宗旨为“传承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展示今日中国的发展变化”,改版后的《走遍中国》将更具有可视性,更加符合海外观众收视习惯。 ) l# H% c: z+ w0 G' K" c
c4 p; R) o7 y3 S# {
——改变原有部分节目太短的格局。 ]6 i* n2 {) [+ Y% Z: A
" v8 R" v* O0 Q! {, ?6 Q# ?+ V ——保持3X8的编排架构,除亚洲外精打造两大时区的黄金时间带。改版后的重点节目都保证在三个重点时区播出,同时又不是几个时段的节目完全重复,对各洲的黄金时间都有各自的针对性,尤其体现在新闻资讯节目的安排上。 0 O& y+ k/ A% v' t* q
2 ]* f0 V+ ]$ L" Q: U6 I s ——实行周末与平日的差异性编排,以满足周六周日海外观众的休闲生活。 $ g+ {4 R Y& U3 V
6 [3 A. z( Q) Z ——改变语态,贴近海外观众的收视习惯。此次改版后的《新闻60分》采用男女双主持的方式,主持人之间加强交流,以使节目更加活泼自然,更加口语化,贴近观众的接受习惯,减少套话大话。《华人世界》启用出镜记者陈轩石担当主持人,更是以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而更接近于海外华人的接受习惯。改版后的《中国文艺》主持人常笑,主持风格幽默诙谐,为节目注入新的活力。《环球360》主持人王洲活灵活现的主持,一改过去念稿的刻板风格。 & Z; @3 I& D& w% M3 {
( h" P1 B9 ]" c0 e. m
——建立“表象国际化、内质中国化”的整体包装体系。此次改版的频道包装设计体现了中国文化底蕴和民族传统色彩,整个频道的基础颜色定为红,黄,同时强调民族,时尚和现代。整体包装大气,文化品位高,代表着厚重历史的中国大国气质。改版后的节目还加强了节目的导视,更方便观众的收看。 ' I9 d. ?# e, }/ h1 X
6 G3 c2 k" l( w8 V ——强调节目的“有用性”。除引进了《为您服务》和《生活》栏目以增强CCTV-4节目的“有用性”外,《中华医药》也极力在"有用"的服务上下功夫,以"有用"来吸引观众,提高节目品质.此外,此次改版还创新推出了创意节目《环球360》,主要内容是反映中国乃至全球最新的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创造,启迪思维,拓展视野,以创意引领新生活,重点推介中国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以适应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