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34)  鸡蛋( 5)
|
Originally posted by 张杨 at 2005-10-16 08:06 AM:
3 ?2 k6 Y5 p4 A: O0 f/ T% ~* [" a" P, ]9 x* o% _
& S2 L6 X0 ~) I- G, l6 L* _0 U) Y+ C0 x! W0 r: w/ b# `4 l
2 M% x& S" K1 z& j1 G r; \9 j* h& k2 a* N, ^! K8 o- L
三思,我不太同意你的看法,"物质,学业放在其次,"没有生活来源(物质),何谈体验人生,没有学业,哪来你三思的才思敏捷!!!
; L, ~9 C% D2 V0 t5 s$ M, b
- A+ g" G/ r3 A3 z! g& C; V4 r5 S1 l8 R8 T. X
其实,很喜欢三思的贴子,所以很关注!
# X9 N4 L2 P. ~. d4 g
4 U! N U& N% h: K& @* e( o) m我的意思是,楼主转贴里讲了三个例子,是华人陪读女人的缩影。而这三个代表里,却都是“天天向上“的例子,这个“向上“,在我们华人的教育里,只是目标与事业,学业的。其实这反映了一种单一的价值观,把生活中其他的侧面都忽略不计了。: w1 R% G2 J! F7 {. o: |7 P
& J0 Z2 p% X6 n我的观点并不是站在你的对立面。当然生存是第一位的。但是生活的底线是什么?一个西人就可能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以便周游世界。一个华人可能会为了省钱,外出吃饭而不点饮料。有人会说,西人有根基,我们第一代移民没有根基。其实想象一下,为了旅游把房子都贷款出去,那还有什么根基?已经有条件出去吃饭,舍得花50块,不舍得多花10块买水。
5 V& G' C; n; {3 d" ~& _5 R/ @! A# j7 F( ]9 ?
我们常说,第一代移民就是要牺牲的。我看倒不一定,我觉得,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享受我们的生命的,享受的法子不同而已。国内的享受,我个人看来,是要有房子有车有钞票,没有钱,连孩子都不敢养。国外的享受反而容易实现,缺乏的只有勇气。
# l: S. l# a0 B* `3 s8 w) W
t: \; G, q: E5 G' H1 ganyway,我本人其实是个追逐名利的人,还在慢慢转变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