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玲周信忠夫妇在多伦多经营一所专门培训货车司机的驾校,2004年开业至今已走过六年。刘少玲负责管理以及办公室工作,丈夫周信忠负责教车以及车辆维护和就业服务,夫妇辆齐心合力,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宽。 1 F. \7 ]" K. n! `- F- b. F: h$ C- X1 A. o0 U8 z
一登陆货车驾校找到工作* n3 E) p6 f3 X
+ R% ^" I1 i& ^/ ]3 z m2000年刘少玲登陆加拿大,一个非常偶尔的机会接触到货车司机培训这个行业。当时丈夫周信忠想要学开大货车,英文不好,刘少玲帮他给一个印巴人开的货车驾车打电话咨询,结果对方却问她有没有工作,可以给她提供一个工作机会。就这样,刘少玲进入了这家驾校工作。在这家驾校工作期间,刘少玲接待了很多来学车的华人,听到一些关于华人学习大货车的曲折经历,因为语言不好,常常受气,花了几千块钱考不出牌来。那时候没有华人开设的大货车驾校,在这家驾校工作了3年,看到很多想要进入了货车驾驶行业的华人不断增多,刘少玲觉得这是个自己创业的机会,2004年5月,她和别人合作开设了自己的货车驾驶学校。 # m; f8 e R7 y6 O * q% W8 t! _3 L: t9 B4 e1 ~ 1 A* W" |* Z4 L& `' r $ s: A$ R) t4 d7 U刚开始的时候,周信忠并没有参与其中,已当上大货车司机的他继续跑自己的运输,夫妇俩的分析是:做生意有风险,不要两个人都投入进去。当时刘少玲想过要周信忠过来当教车教练,但周信忠觉得自己的经验还不够,需要再多在实践中积累。后来刘少玲买下合作者的股份,独自经营,2006年,周信忠全力加入太太经营的生意中。, R3 G( D% y0 m4 g+ i' U, R9 l8 `
7 c. k6 @2 I4 r' n( G9 p
天时地利人和生意顺风顺水 ) n$ a6 R/ `: |! r _) _$ d1 E/ T% _2 x% C# o* E
这个生意是工科出身的刘少玲夫妇做的第一个生意,做起来却一直都很顺利,周信忠总结为遇到了创业的好时机,2004年货柜车司机很紧缺,第一家华人货车培训驾校算是抢占到了市场先机。夫妇俩的做法是培训必须得结合就业,考货柜车牌照就是为了工作,但是很多西人工作不愿意招收新手,刘少玲夫妇想方设法帮助考到牌照的学员找到第一份工作,周信忠积极与已经在货车驾驶行业的华人同行联系,请他们介绍工作机会,又正好找到一家这个职业的华人中介公司,很顺利地为学员找到工作;后来与一家颇具规模的华人运输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一部分学员考到牌照就在这家公司找到工作。- X n6 r: u3 h' c
" o. b$ }3 D+ n8 t8 W快言快语的刘少玲说现在在路上开大货车的华人司机很多人都知道她Linda(英文名字)这个人,她说自己做生意喜欢说实话,总会先告诉有意愿来学习的人这个职业虽然收入比较高,但是很辛苦,需要跑长途,要牺牲很多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而周信忠在这几年中劝退了10多位学员,他说教了几个小时车发现这些学员不合适从事这个职业,有的学员一开大车就特别紧张,二个是观察的能力比较差一些,周信忠说很可能他花了很多钱考了牌却开不了车,还是劝他放弃,免得浪费金钱和时间。2 m+ y6 c* B( P: M7 l b$ z5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