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转: 达一 & M; f6 t Y/ A* @4 D( f4 V( N
因为非基督徒家人的离世
5 ?" _" o# x( q http://ex-christian.hkudb.com/html/sharing.php?id=46 + C+ F, P I& a; i
今年二十岁的我,一事无成,只是一位寂寂无名的大学生。在我的人生中,悲伤已占了我人生的一大半。大约三岁的时候,我跟随有香港居民身份证的父亲来了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母亲因为是内地人,所以只好留在内地。当时内地的教育水平当然不及香港,所以作为一个未懂性的小朋友,来香港的目的就是读书。
0 E8 u( [" h5 R ! g0 V" a) ^4 C
可是,父亲因为穷困,不能照顾和支付一个小朋友的起居饮食及读书的杂费。所以只好将我转交给父亲的一个朋友。从此,我和父母就三地相隔了。起初,一切也好像很安稳。父亲的朋友对我也不差,尤如第二个父母一样。而且,每逢大时大节,也有机会跟随父亲回内地与母亲一家团聚。一个小朋友,小小年纪当然很渴求父母的爱戴,所以很珍惜与父母一起的时光。虽然我们家境穷困,「内地的家」也只是用铁皮做的,莫说去那儿玩耍,连照相片的金钱也成问题,但我们很快乐,很温馨…… ' N( g5 y T+ c: b9 ?3 M( J% V) b
# P1 {& @6 f- g0 C @4 {8 O* D
可是学校的节日假期始终有限,还记得每次要离开母亲的时候我也没勇气向後望,因为妈妈和我已泪透全眼。每次回到父亲朋友家中的第一晚,我总是睡不著觉。因为一闭上双眼,心底里就很痛苦地抽搐著,脑海中就不断闪出一张张母亲、父亲和我一起的快乐画面……渐渐的我就哭起上来。我不明白!我不明白!为何我有父母却不能和他们一起居住呢? 7 S! k8 \7 h4 J; ]
% \) i6 ?( I/ [" V: H$ w
如是者……我入读了一间基督教小学。每天早上都要在操场集队,唱了诗歌,祈了祷才可以去上堂。校长和老师经常说这个世界有一个上帝,他很爱我们的,更不惜用他自己的独生子宝血来洗脱我们的罪行。对於我这个缺乏爱的小朋友来说,听到天上原来还有一位父亲,而且是很慈祥的,甚麼事也有他来管理。而且,每逢不快乐的时候也可以合起双手和「父亲」诉苦。我当然深信不疑,因为这亦是我最渴望的祈盼。小学一年级的我,便多了一个身份——基督徒。
$ ]/ v4 J+ G4 T% D; ]( B ' L: V5 X, D" c2 W9 t
很好的,每天晚上祈祷和父亲说话,使我有了一个依赖的对象。但我每天的祈求都是一样——与父母团聚!祈祷的最後一刻也会含笑地说声:「内地的妈妈,香港的父亲和天上的父亲晚安。」渐渐的,我已经给基督教的思想深深地融化在我的思想,甚至在行为当中……
8 j- o0 b+ j( h% g - N8 d6 H1 i, C$ ]2 N3 N9 f
小三的暑假,和往年一样,一家人在内地铁皮屋渡过。忘记了因为甚麼锁碎事,与妈妈吵了架来。可能因为我太长气的关系,妈妈便回应我一句:「唔好讲咁多耶稣啦!」作为基督徒的我,看到妈妈竟然出言侮辱耶稣基督,心中的气愤更加忍不著口大声回应道:「你咁讲将来一定会落地狱!」妈妈听了之後没有反驳我,反而低著头装没甚麼的样子,然後继续去干活。但我於今亦不会忘记,当时妈妈是眼有泪光的。其实妈妈自小在穷乡僻壤长大,读书不多,能嫁得一个香港人在当地人眼中已经是一个福气。她不太懂基督教,只是略听说一二。请弟兄们不要误解,妈妈的泪光不是为了深愧自己罪过而下地狱所难过。而是她的孩子竟然如此诅咒自己。
, S) t& z! j, v . p, F; S7 g6 ?
没错,我竟然为了这麼一个基督教,诅咒了自己最疼爱的母亲。
% t _. }: | ^5 J' u# b `! {- J
! t' c6 w& N |+ N9 @ 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人生的恶梦再次点燃在我身上。父亲证实患了癌症,妈妈得知後立刻申请了三个月来港探望和照顾父亲。可是,不到三星期父亲经已与世长辞了。但在这三星期期间,我们很难得地能够合影一张全彩色的照片。虽然父亲受著病魔的侵蚀,亦能够在相中与我们微笑合影。这个微笑相信总不比蒙罗丽莎为差吧?
6 X: R, Y4 t. D# O
1 O, a1 i6 u9 ?; r2 m! o# R 感恩?我失去了一个好父亲。妈妈亦失去了一个好丈夫。待妈妈申请的三个月来港期限过後,我们亦要分道扬镳,是次的道别和往时一样泪透全眼,但今次的眼泪却特别的沉重,特别的哀痛。上帝,你究竟在那儿? & k8 I( H0 d7 a* ^/ ~
到了中学,我依旧入读了一间基督教中学,而且有定期返教会和团契的习惯。很多人说教会能给人一种家的感觉,一同的唱诗,一同为神而敬拜,不开心的时候又可以与弟兄们分享,真的很温馨……我终於找到一个家了! + J7 _' ~& B) ~3 U, W- S5 |# x
' c/ a# F7 R4 c5 o+ t, v( N
虽然多年向神的祈求(真正的一家团聚),随著父亲离世已经没有可能了。但我依然深信有一天,母亲能够批核来香港。
. t e/ O# c* V7 i + j; A6 d# K) c( A* b& D
到了中六那年,好消息终於传来了,妈妈经批核可以正式来香港定居了!!我接到了这个消息,兴奋得不由自主地弹了起来,并将这个喜悦信息传给教会的朋友知道,他们忙口叫本人快感谢上帝。我望著此刻特别光亮的天空,含泪说声:「上帝!多谢你!」
! A2 {$ f" D8 R7 N" t4 f& ?5 a8 A " `2 u. r) t* I$ w
一切看起来也好像是好的。怎知,我始终没有这种福气……
$ |) g8 q" i n, _" {
' q& v0 D: X8 G b ?; N/ L, u 母亲在坐小巴来深圳途中,不幸遇上车祸,即场…… $ e# {5 V0 O* z0 U6 _6 W
/ Z; F0 O: d. e8 C7 E }1 f 一个失去丈夫,与儿子长期分隔,住在一个雨湿满地的铁皮屋的妇人。来香港和儿子一起居住算是一个很大的奢求吗?上帝,为何你要如此作弄我们一家人?「全因为你,让我一生都皆美?」简直胡说八道! * S, B- C6 F3 w" o
/ g1 ?; N4 V1 m- P: R5 g) X- X
我气愤的跑到教会,问他们我的父亲和母亲皆不是信徒,但曾听过福音,能上天堂吗?他们低著头,眼红红的没有回答我。他们的举动令我想起当日我咒诅母亲落地狱的时候,母亲的反应也是这样的,低著头,眼红红,不作一言…… 1 F. _8 N9 \# y7 `# ^* {7 Q
6 F5 T0 c6 s4 z$ j' h7 z
我很内疚、很後悔。一生中,与父母一起的时间经已不长,还恶言咒骂自己的妈妈……就是你,给我虚浮的希望,而又残忍地夺去!就是你,让我伤害了妈妈的心灵!就是你,让我永世与他们相隔!甚麼天堂,我才不希罕!! / F. q9 _, F4 S! E* d0 ?/ b' h
6 ^+ e* o4 i: M d* B9 g3 x6 C
从此,我再没有返教会和祈祷了……我独自的完成了我三岁的时候父母给我的任务——正式考上了大学! " T# l1 F P0 U" U" G
$ s( A( X/ h$ I1 D N 於今,我可以很理直气壮的说:「我永远、永远也不会再是基督徒!」
' \- j+ { L' l$ D; C6 h' C# ?
/ M$ {2 e0 T3 H3 f2 B2 _ 二
3 a. R8 C' q) [; n/ F! f- j 基督教会的不宽容和虚伪
! _5 a( T0 s) Q. ~0 n& ^1 y3 T7 Q http://ex-christian.hkudb.com/html/sharing.php?id=2 0 z2 Y% M. b- R8 S1 N2 o
* V$ z7 R/ P% u _7 o! E1 n 人都有倾诉心理,只不过有些话跟谁也不能说,总是跟自己倾诉比较方便,所以祷告是种很好的心理疗法。在这里,那个“上帝”是谁已经不重要了。(我的理解,上帝在这里是你自心的映象。他当然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你的自心真实存在。)作者那种被上帝托住的软绵绵的舒适感觉并不稀奇,那正是这种自我倾诉、自我抒解的效用。这是第一点。 4 e) X/ V. [2 z$ i& Y, g5 C' J
8 a/ r! C5 ?2 G$ @7 g1 J5 Q) Y 人的成长是个漫长过程,这其间也需要智慧。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需求不同,强壮程度也不同。比如小孩刚生下来只能吃奶,然後可以喝粥,最後才能吃饭。上小学学一加一,到中学学方程,大学才学到求导数积分。就拿倾诉来说,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人越年长,越坚强,经的事多了,心理承受能力强了,他也就不需要这种疗法了。女人通常比男人倾诉欲强,所以信教的也多。这是第二点。
4 }: r. h' @4 \ m5 W
# ?' ]" @# O& R2 g5 n* ? 既然基督教不能用理性和逻辑证明,既然基督教完全是天启,圣灵感动,我们尊重你的选择,可是为甚麼基督教不能尊重别人的选择。为甚麼他们不遗馀力地攻击其他信仰,歪曲和丑化其他宗教信徒和无神论者?这就好比说,小学生的一加一是对的,大学生的导数也是科学,可是你小学生就一定要否定大学生。这样合适吗?基督教徒,是那种需要倾诉、需要倚赖的婴儿型的人,这个无可厚非。你需要上帝,可以。但是你凭甚麼不能相容跟你不一样的人呢?为甚麼要把你的信仰强加於人呢?为甚麼仅仅因为你体会自己的信仰不错,就否定别人的信仰呢?基督徒遭人唾弃主要就因为这种无知和偏狭。只有愚蠢、幼稚和无知没教养的人才会这样子,这是人生经验,所以很多人对基督徒敬而远之,觉得他们是伪君子。这是第三点。
) N, D* i0 _/ h2 V( b # ~; V; Z) O/ w# P' t
基督教的狂热一神教的本性,注定了它不是民主自由的朋友,而是敌人。在一个纯粹基督教的社会,只有“正信”可以宣说,而其他一律为了“主”的缘故禁锢掉。你也许会说,现代民主自由不是源自西方吗?兄弟啊,如果你好好研究历史,就会发现,民主自由不是基督教产生的,而是“去基督教化”的结果。正是因为西方饱守基督教专制之苦,比东方伊斯兰苦得多(古代穆斯林宽容对待基督徒和犹太人),才产生那麼多改革、革命和反抗。新教改革就是对基督教法统当头一棒。表面看,好像是反对教会的腐败,建立信仰复兴。实际上,新教的激进教义既给天主教掘墓,也不能让自己长久站立。新教改革造成了基督教世界的信仰混乱。这个,限於篇幅,我就不多说了。早期美国移民是清教徒(新教中的激进派),他们建立的几个殖民地就有过臭名昭著的宗教专制历史。这些对美国先贤造成强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你有兴趣研究,会发现所谓华盛顿、福兰克林、杰夫逊,都不是基督徒,顶多是“自然神论”者。杰夫逊的批判基督教的私人信件早就公布於世。他们的政教分离政策,防范的就是基督教!基督教是民主自由的大敌。这是第四点。
: t3 d3 A+ u6 t1 V
5 j4 T% U \4 _4 q8 ^ 我以前是基督徒,所以基督徒的心理我体会很深。当然,基督教的逻辑是,你如果“跌倒”不信了,说明你以前信的不坚固,不是“真正”基督徒。随他们便,但我确确实实信过,也信得很深。为甚麼不信了?次要原因是觉得教会里的人虚伪,而且基督教的赦免教义使得他们道德水平很低;但主要原因就是人是要成长的,要思考的,要学习的,要经历的,你经历到一定程度,你就该小学毕业上中学,中学毕业上大学了。当时不再信基督教之後的轻松无与伦比。这不是伪基督徒们想象的,好像我离开上帝就可以自由做恶了,不是。事实上,照我朋友们的话说,我不信以後人更好了,更善良和宽容了。那麼那种轻松是甚麼呢?是你不再需要一个上帝去教你怎样,而你可以自由地观察和欣赏这个世界。比如教会里天天讲,不信“主”之前过的是“属肉体的堕落生活”,而我离教之後,所观察到的却正相反:不信教的人大多数是好人,即使他们坏,至少不会象教会里那些人一样加一层神圣名义下的虚伪。那种心灵的解放很开心,大家会理解一个人发现周围很多好人那种感觉吗?理解他认识到他跟这些好人没有隔阂全是一体的感觉吗?这是第五点。 ) _1 J+ V6 t' d8 `$ y
; B) L! q$ u5 C6 T% ~; s6 H% a
“从来就没有甚麼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解放全世界受苦的人类,要靠我们自己!” ) B7 ]$ K* D; ?# A( e# q
2 A/ U! ]6 s3 e8 j" @
人终究要断奶成为大人,小人书一般的圣经也会让位。天堂地狱,全在自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