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新华网布鲁塞尔5月2日电(记者尚军 刘晓燕)经过数月讨价还价,欧元区成员国财政部长最终按下了启动希腊救助机制的按钮,总额高达1100亿欧元的救助有望为希腊避免出现债务违约带来转机。然而,较之一国之患,希腊危机所暴露出的欧元区深层次体制缺陷如不根除,类似的危机可能再次上演。& ], L7 m9 Y- {) }+ R
! k: X3 {' [7 }. _/ n6 Z 的确,希腊债务危机起因于希腊自身。财政赤字常年超标、经济问题积弊已久,国际金融危机致使其总爆发,希腊受到了市场的惩罚。尽管如此,对于这一切,欧元区多年来何以熟视无睹,任其酿成一场危及整个欧元区的危机?0 u2 J8 \' A L" G, f v
' {- D- u a [6 ^1 Z7 {8 j- k+ a) }
这与欧元区的“先天性”缺陷密不可分。由于只统一了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财政政策,欧元区诞生伊始就是个“跛脚鸭”。在财政政策方面,成员国大权在握,欧元区得以钳制它们的唯一工具就是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虽然公约为欧元区国家规定了明确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上限,但欧盟委员会在执行过程中却只有建议和警告的份,难以起到威慑作用。
3 d1 d5 A, n2 A; `* i- `, W- j! t1 q( ^6 E( }7 p& H
此外,欧元区监督成员国财政纪律的参考依据,实际上是基于成员国自己上报的数据。由于缺乏审计权,欧盟委员会对于欧元区成员数据造假几乎无能为力。希腊便是一个例证。其数据造假的劣迹最终受到了惩罚,成为加剧债务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9 o! s. h4 Y9 r8 R, e2 j
2 X7 n( I$ U* m1 l0 K) }6 F 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因为缺乏一套有效的应对机制,更增添了投资者的担忧。就在欧元区国家迫于市场压力,围绕救助方案讨价还价之时,投资者对希腊可能出现债务违约的担忧与日俱增,由此导致希腊政府融资成本攀升,最终因借不起钱而向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救。
) {* x2 r0 |, s. p% d, D" }5 b% n a$ D( j S7 Y
纵观希腊债务危机过去数月的演进,欧元区国家在救助希腊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内部不团结和反应迟钝,是造成危机不断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评论指出,如果当初欧元区国家果断采取行动,哪怕一张“空头支票”也足以让投资者安心,让投机者却步。人们有理由担心,即便希腊债务危机得到解决,如果下一个“希腊”出现,欧元区是否仍要经历数月讨价还价,才能拿出一套救助方案。: B- U. k3 Y! |
( V9 U# [3 W% K, X9 G8 B0 @ 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个“外人”共同救助希腊,这在欧洲也颇具争议。有财经分析人士甚至视之为欧元区“无能”的明证,认为对欧元国际地位提升“将是一个长期的创伤”。如何绕开欧盟条约所谓的“不救助”条款,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对于重塑外界对欧元区信心已经不可或缺。( a3 S. F, C9 v; o6 E* Z
: A8 q( g; _5 X& @3 A0 _& ~, U 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之时,恰逢欧盟《里斯本条约》刚刚生效。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欧盟改革条约被形容为欧洲融合史上的“转折点”。但是从希腊债务危机中,人们却真切地感受到了欧洲融合的难度。/ A+ ~) \9 L& g; q
+ y' q% d8 F2 P/ ]+ X4 A 危机,也是契机。可以说,希腊债务危机也为欧元区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但欧元区能否抓住这一机会,在增进经济融合方面迈出关键性的一步,还需欧元区国家领导人拿出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