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迷雾笼罩的迪拜,在经过半个月的辗转反侧后迎来了柳暗花明。12月14日,同属阿联酋的石油富产国阿布扎比伸出援手提供100亿美元融资,这暂时性遏制了迪拜债务危机的恶化。4 l( H* d7 h% q$ L. z5 N" N
' }1 I+ M; k0 Z
迪拜危机或其它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破坏力没有雷曼兄弟那样凶猛。总体看,迪拜危机的风险基本尚属可控。对国际金融市场而言,迪拜危机似乎是一场虚惊。 4 N1 G) g' J, r5 {& ?6 |0 `5 k: X; O/ O
早在迪拜危机爆发前,华尔街就流传着这样一个口号——迪拜、孟买、上海,谁会先倒?如今,迪拜已危机四起,上海、孟买会否步其后尘?尽管无人愿意看到上海、孟买爆发类似危机,但迪拜的警示作用依然是巨大的。( u% o: I. z# m! A, a" @& l# F
8 I; _( F: j3 f# M3 Z
我认为,迪拜危机并非偶然事件,它的发生几乎是必然。从危机发生的时间点位看,并非是巧合,其背后的逻辑相当清晰。迪拜危机发生在各国为遏制经济危机而不惜血本的双宽松刺激的背景下,刺激计划导致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加剧了部分出口国的通胀压力,迫于压力(如澳大利亚)最近几月多次加息。与其同时,大量过剩的流动性涌向新兴市场,从而加剧了这些地区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损害了其经济健康。随着这些国家资产价格不断推高,风险增大,使得这场泡沫经济尚未完全成形就被挤破。今年以来迪拜房地产价格累计下跌近50%左右,恰恰反映了国际资金已开始流出迪拜等地。3 x; D D: R. x; ~( {+ @5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