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佳伟. r& N* M) G5 G& y
前几天接到Karen打来的电话,邀请我们圣诞节那天到她的父母家一起聚会。这是认识Karen七年来第五次被邀请去她父母家过圣诞节。 0 K3 j" f- y) B `3 F; v& [+ P
& C' {9 Z9 E4 h9 g6 _0 {
Karen是大女儿一年级时一位同学的母亲,认识她是在一个大雪天,我的汽车轮胎破胎事件时。
1 z4 r7 C, a8 l1 f. L8 W
6 G7 x1 \% ?' D6 o, W8 @3 y2002年11月的一天早上,下着大雪,我同往常一样,把手里抱着奶瓶子当时一岁半的小女儿抱上车,一起去送大女儿上学。为了省事儿,每次我都不下车,按规定把车在教学楼前停一下,大女儿下了车,我就把车开走。那次从反光镜看到后边有人边喊边追我的车,于是停下来,那人告诉我:你的左后轮胎破胎了,不能再开了。我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刚才来的路上有人朝我按喇叭,我还奇怪呢!我该怎么办?先生在多伦多市中心上班,来回都坐火车,只有上下班时间才有车。我们也没注册CAA,这冰天雪地,带着一岁多的孩子,我们不能回家了。看着我六神无主,她说:不要急,我去帮你找人。过一会儿,她把学校的勤杂工找来,那人征得我的同意后,打开车的后备箱,取出备用轮胎,千斤顶等等物品,让我把孩子抱出车,他先帮我把备用轮胎换上。我抱着孩子,跟着Karen一起到学校的楼门厅里去,免得在外面受冻。在那里,我们相互介绍,原来她的女儿和我大女儿一个班,这下我们感觉彼此距离更近了,她还告诉我她很喜欢中国饭菜,尤其是饺子。我们互相留下姓名和电话住址。很快我们的车被换上了备用轮胎,可以开车回家了,Karen还特别告诫我不能开高速公路。
: @3 k/ \( _ z4 C: z9 q
3 m2 P- }, w1 A4 l; _5 K为了感谢Karen的见义勇为,时隔几天的一个下午,我邀请Karen到我家来尝我做的饺子。她还问我是否会做寿司,因为她说她的女儿看到我的大女儿上学午饭有时带寿司,那是他们全家都喜爱的食品。很快在一个周末我又邀请她全家来我家吃饺子,并当面传授做寿司技术。 & r5 n8 @- G1 j" l. N$ W: N
" O1 A" A- y& ]+ y) s& i. g
之后,我们也被邀请去她家做客。 8 R* w5 f5 [3 F1 I) X+ Y/ u
9 L! M& U7 }( `7 _& {: i! g: C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彼此熟悉起来,我还教会了她炒饭,炒面。她教会了我做Pizza,烤火鸡,苹果派,南瓜派等等西餐做法。
# w1 w" O! O8 t, M- ?
6 X: ] i2 N* n/ Y3 Q2 g' S$ l7 }0 KKaren七岁时随父母从牙买加移民来到加拿大,她有个舅妈是中国北方人,在牙买加时,她就常常去这个舅舅家吃舅妈做的中国饭。自从来到加拿大,十分想念中国北方饭菜,而这里的中国餐馆里的饭菜似乎和她印象中舅妈做的饭菜不同。 $ p9 }& F" |# q" I" B( S* `6 P- t
' t" h$ Y- W' k+ h: H' U/ E我们由彼此交流厨艺,很快又发展到其它方面,她的女儿身体不太好,总生病,她向我请教为什么我的大女儿身体这么好,不生病?我便把咱们中国人的一些养生之道告诉她,其实对咱们来说都是很平常的,只是一些生活习惯,比如他们在家都不穿鞋,甚至不穿袜子,即使是冬天,还长年累月喝冰冻水,水果蔬菜的比例比较小等等。 1 `1 X- G+ T4 \& K- n- W1 `
- ~: p2 @, S4 ]+ V& [7 n而我也从Karen那里学习了西方人的一些生活礼节,“请”,“谢谢”,“对不起”不离口,即便是家人之间,尊重别人的隐私,以及对孩子的自主独立教育,孩子喜欢什么由她们自己决定,吃什么吃多少,都随她们,绝对没有劝孩子,或者强迫孩子做什么,吃什么。 ; E2 e* o: M8 j; c! ^
7 J) y6 T# y: ]. Y( ~% m% t
我们还彼此交流家庭布置,花卉养殖,玫瑰和兰花都是我们共同喜爱的花卉。 6 T$ C/ x8 j+ o2 K# O$ \0 |
4 y9 E( o7 R/ L* N" X7 p
记得有一次Karen有事外出不方便带女儿去,按照惯例她都是把女儿送去她的妈妈家,那一次,她女儿居然提出要来我们家,这是她的女儿第一次不在她的陪伴下单独去朋友家。 $ s3 o$ E7 H2 j! F7 I8 |
5 P1 T% q9 r$ N! D' C$ G& s
遗憾的是,我们2003年夏天就搬家离开了那个区。两家距离车程近一个小时。我们仍然常通电话,相约聚会。
5 c& f+ \* z, N9 }+ l
% K: C7 ]1 i+ L- ]9 a0 W+ l我们俩的生日都是7月,她的女儿生日是8月,2004年夏天我父母来加拿大探亲,我妈妈生日也是8月,那一年,我们相约在8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去一家中餐馆共进午餐,共同庆祝4个人的生日,并彼此交换礼物,还到附近公园玩儿了一趟。
8 o; ^5 S# r+ L# B
- U" @- z, a- j% ]% |. o这之后,每年8月,Karen都买一张生日卡给我妈妈,先寄到我这里,再由我转寄。我们家每个人的生日,她都清楚的记着,每次都不失时机的寄来生日贺卡。并在我们聚会时,送上礼物。 8 K) f/ W" |9 T, C
4 V9 Z3 J' h; g Z2005年7月,我们邀请Karen一家到我家来一起过我和Karen的生日,孩子们用彩纸给我们做了生日帽子,还做了小手工送给我俩。 : ^" c$ T( p: z2 Q' R) a
9 f' i8 f" v2 j+ U6 S# N* I同年的8月,我们应邀去Karen父母家参加她的女儿生日会,兼他们夫妇结婚15周年纪念,到场的都是他们家的亲戚,只有我们家是特别嘉宾。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她父母家,从此,她每年圣诞节前都邀请我们去她父母家团聚,因为圣诞节是个家庭团聚的日子,而我们的家人都不在这里,Karen提供给我们富有特别亲情友情的家庭聚会。 6 F) J" A7 Z2 b1 _. D
3 H( E* }# U/ F1 `5 F9 L' Y+ U
他们一家人还都非常喜欢中国茶,他们所在的区离华人超市远,我就总在我们附近华人超市买一些送给他们,也给她和她的父母配置了中国茶具。 5 {4 W" V! t/ R5 r/ n8 u
y& Z% M+ Y4 n: A5 B6 ^ d1 z
现在,我们正在准备选购和制作今年的圣诞礼物,期待着在Karen父母家的圣诞聚会。远离故土和亲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非常感谢Karen一家给我们的亲如家人般的热情与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