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0|回复: 0

美元主导地位远未结束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13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新浪财经讯 《经济学人》11月12日发表评论文章称,美元主导全球货币体系的时代远未结束,但将来可以有几个办法来取代美元的地位,一是建立一个由多种竞争性储备货币构成的体系,二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三是创造一种新的全球货币。, t* D' U& e8 I) P) \

+ v1 S/ m; j, p; I  以下是评论文章摘译:* R: ?! l( E3 X5 y8 [
& u% _, u  X( D! L1 k
  对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主导地位的担忧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了。但是在这场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之后,关于取代美元的讨论重新展开。自从2009年3月见顶以来,美元的贸易加权价值已经下跌了11.5%。中国和印度一直在谈论放弃美元,两国均持有庞大的美元外汇储备。印度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购买了200吨黄金(1104.70,-1.90,-0.17%),来改变自己的储备构成。
" h: U$ O  }3 ~6 T5 h: K3 I( O$ j" T% p5 c( L
  然而所有这些都并未危及美元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对于那些持有巨额以美元计价资产的国家来讲,大规模撤离美元将带来重大损失。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1月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这场全球危机重新点燃了关于将全球货币体系钩住一国货币的大讨论。
3 v  K/ T& _; c
6 j% g' m! I, k: g  一些人称美国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主要发行者的地位让它获得了不公平的好处。美国具有独一无二的从其他国家借款的能力,而且美元贬值对它是有利的,因为它的资产主要是以外国货币衡量,而负债以美元衡量。根据一种估算,在危机之前美元逐步贬值的数年里,美国的净资本利得大约为1万亿美元。
- }, I9 Z# y: {3 f
5 B' o& L( j5 `+ R+ _1 I  从某种意义上讲,全世界都被美国维持其币值稳定的能力所绑架。但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指出来的,美元的这种霸主地位至少部分是由于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直囤积美元储备的结果。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及其资本账户的开放令美元具有吸引力。因此部分好处并非凭空而来的。# M  M; B- O* E  ]

, z% Q: a, |1 d1 B2 I( z  但是一些国家庞大而持续的贸易盈余意味着对美国资产的需求还将继续下去,从而导致双方都没有财政调整的需要。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全球宏观经济的失衡,而许多人认为这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3 l' f& y: j) m) |) S0 j8 l
* m" Y2 E, K2 r; c6 J/ q  解决这种失衡应该从降低新兴市场的储备积累开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各国所持外汇储备(大约4-4.5万亿美元)中的三分之二左右都是为了预防金融动荡,包括国际资本的突然撤离、银行危机等等。. A4 \  ?. K+ u( r5 r1 I
7 B) _& @& z' Q8 O% C. q1 }
  但是如何才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一种可能是建立一个由多种竞争性的储备货币构成的体系。随着时间推移,欧元和人民币(如果变成可自由兑换)可能成为竞争者。这需要各发行国之间进行大量的政策协调。但是有几种储备货币之后,美国现在所享受的“特权”将会更加分散,从而提供竞争激励。
& t3 P* ]9 M/ o0 A6 S% [1 a4 u& r4 N4 b
  另一种替代办法是提高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由于特别提款权的价值是由几种货币决定的,因此具有多元货币体系的诸多优点。但即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表示使用特别提款权似乎是“值得怀疑的,除非全球货币体系严重失效”。3 O- e% \- F% ?. N# [
8 N6 {; _% T! @2 T9 F
  最激进的解决方案是创造一种新的全球货币,可用于国际交换并随着本国货币而浮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这种货币可以由一个新的国际货币机构来发行。这种货币可以作为一种无风险的全球资产。尽管听起来有些激进,但却并非什么新想法。凯恩斯曾提出类似的概念,他建议设立一个全球清算联盟。这一全球银行将发行自己的货币,名为bancor,所有贸易账户都通过它来结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29 13:56 , Processed in 0.13233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