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F/ r! \' h" g2 X9 l1 d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华尔街一直崇尚“高风险,高回报”的理念。正如1987年迈克尔道格拉斯在电影“华尔街”中所吟诵的:“贪婪是好的”,这是美国金融界过去30年来的座右铭,已经是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对话中被公认的道德理念。曼哈顿也随着银行家们的增多而变成了一个既昂贵又冷漠的城市。物质的攀比成了曼哈顿的文化主流。连哈佛,耶鲁等名校出来的历届高才生都削尖脑袋要进华尔街,那些在学生时代所拥有的理想都在现实中变得脆弱不堪。本来以为去年9月15日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贪婪是好的”时代已经结束。但是,谁都没想到危机过去不到一年,华尔街这一贪婪的价值观就死灰复燃,甚至变本加厉。 ) a. i+ D+ e* w( z" w1 I% u1 O" r* u- a9 V1 F3 K2 a' x9 ~# b' j
另外,从制度上来说,金融危机发生至今有一年,美国政府仍然没有出台任何真正的有关金融交易的管理法规。美国现任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多德(Chris Dodd),就是在布什执政时期设计了“两房”而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然而他却依然在其位。同时华尔街对美国政府的影响力已经让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个政府是否是寡头的政府。" H [8 \6 c3 n" d `1 M5 u
! y! f* X b1 l C 让我们再来看看历年的白宫官员:从克林顿时期的财政部长鲁宾(Robert Rubin),到布什执政时的白宫幕僚长乔舒亚博尔顿(Joshua Bolton),到前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哪一个不是从高盛出来的呢?甚至现任财政部长盖特纳(Tim Geithner)也是保尔森多年的门徒。美联储现任的顾问中就有3个来自高盛,其中包括前美林证券的首席行政长官塞翁(John Theon)。现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Larry Summers)也曾是美国知名的得邵基金集团(D.E. SHAW Group)的顾问。尽管去年他只需为得邵一星期工作一天,他在2008年的年薪却是520万美元。这些例子举不胜举。当白宫都充塞了华尔街的势力时,又有谁来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呢?3 s( s# A% H- X, }
1 ~8 K) N% P. f! Y# D2 l 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今年第一季度为AIG的奖金一事公开表示愤怒,甚至将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一个个请进白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华尔街似乎并不理解总统的苦衷,几个月后依然我行我素。现实情况是,华盛顿正在为其他的事宜而忙得不可开交,如医疗改革和阿富汗问题等,华尔街的薪酬问题只能暂时搁置一边。 ' G3 K& C$ A) @! D / F0 j; \8 r0 |( N1 n- L 对华尔街的所作所为,现在是该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了。自今年1月以来,美国国会已经就如何规范行政薪酬一事对18个不同的方案进行了讨论,但白宫至今未能就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许多薪酬专家认为,直接设立一个薪酬上限并不可行,因为华尔街可以巧妙地利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长期激励计划,递延补偿等方法来避开上限规定,仍然可以给高官们以丰厚的回报。在众多方案中,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巴尼弗兰克提出的奖励惩罚平衡法是个不错的主意。如果高管能为英明的决策而给他们带来可观的财务回报,同样也应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付出代价:有惩才有奖,这样才公平。同时这样才会督促他们在做风险决定时三思而后行。* f& y& k5 s* A S/ H! x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