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53|回复: 0

英特尔革新业绩发布会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22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MarketWatch旧金山10月22日讯】上周,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开始启用了一套全新的系统,以帮助分析师和媒体更好地参与他们每个财季的业绩发布会。
! P' N4 [- [# K
  i& T7 @( y* S) _- h  这一次,英特尔(INTC)没有按照过去的做法,由首席财务官史密斯(Stacy Smith)来宣读那冗长的、准备好的声明,而是将公司的声明和盈利报告一道通过电子邮件寄给分析师和媒体。所有人在研讨会之前都已经大致了解了公司声明的内容,寻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当发布会开始的时候,首席执行官欧德宁(Paul Otellini)和首席财务官史密斯都只做了简短的发言,然后就直接进入了问答部分。' ]; {! i0 S) `9 _, F8 {
2 j( s- l) m" T8 m9 @8 q: g% M
  对此,华尔街表示出了高度欣赏的态度。: w5 ^7 y4 p* z& B

* W! S' h+ j+ N" ?; j8 U1 B( `: G  “我不得不承认,该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的操作,是我所经历过的所有科技公司中最好的。”JMP Securities分析师耿纳(Alex Gauna)在研究报告中写道,“管理层的声明言简意赅,首席财务官将自己的声明和简短的摘要事先发布出来,这种做法非常有效。整个问答环节因此变得非常流畅,让人耳目一新。”
$ b7 H/ T7 Z1 ]; E9 [8 O- U1 L
  现在,盈利季节中最重量级的几周即将结束,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许多投资者都希望其他的公司,尤其是那些重量级的科技公司,效仿英特尔的做法。
. z8 x8 Y( d/ d5 ?! @; [1 w7 X9 r. c1 ~# ~. v/ A1 ]
  至少我自己是这样的。
/ T4 s0 v) v/ l, V& E  J4 a8 v' q% }, H( A
  在企业业绩发布会上,他们常常会在开始的环节浪费大量的时间,喋喋不休地向与会者介绍他们这个季度所取得的所有成就。诚然,这种资讯当中也有相当部分是很有用的,但是大多数数据,分析师和媒体其实都已经非常了解了。假如将这方面的声明和评论事先准备好,或者是将一些高管的类似发言事先准备好,让有兴趣的人在研讨会之前阅读,就将大大节省会议的时间,而假如所有科技公司都这么做了,那就是分析师和媒体的福音了。5 p% `4 K% U: n3 F* b' C5 p
9 f4 m. C7 A/ s
  其他科技巨头当中,比较应该考虑复制英特尔这种经验、精简发布会的,网络巨头思科系统(CSCO)就是其中之一。公司首席执行官钱伯斯(John Chambers)总是喜欢激励投资者,让他们温习思科的理想,而且在他们的发布会上,人们还常常不得不耐着性子去了解一些业务部门和产品的数据,这些数据虽然乏味,但是却都相当重要。8 j# v+ y$ U& R0 f! L

- l6 E: f  H! r9 E  此外还有智能电话制造商Research In Motion Ltd.(RIMM),而且实际上还有SUN(JAVA),只是后者现在处于被甲骨文(ORCL)收购的交易之中,发布会已经停止了。; k$ i  g, b6 e8 L! a; i, [6 V

8 u" D: T( E/ }+ h  其实,对于科技行业的高管们来说,这样的改革也会让他们轻松不少。在传统的发布会上,他们常常不得不阅读事先准备好的长篇大论,后者充满着种种数字和绕嘴的术语。至少苹果(AAPL)的首席财务官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是可以大量节省讲话的时间了。6 G7 i6 q$ _% y" M
* z& X4 {, e- C0 t& e5 Q4 n
  “反响确实是非常积极的。”英特尔的发言人科克斯(Amy Kircos)表示,“我们所听到的所有反馈都说,提前发布这些资讯是很有价值的做法,这样在发布会上,人们就可以基于已经获得的资讯来提出更加有的放矢的问题了。”
3 ^+ h) `4 P/ s5 Y6 b7 K1 `% g& y2 J" d& T7 q
  这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削减了公司高管介绍这些资讯的时间,这样华尔街就将获得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提问了。
8 p/ ?4 Q2 P& _9 ~7 g& n) y+ W" e) e- S: z7 s
  或许只有那些最勇敢的,或者说是那些财务状况最稳固的公司才可能考虑追随英特尔的脚步,采取这种新的做法。毕竟,当公司高管说的话少了,分析师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刨根问底,而这些问题并非所有公司都愿意去面对的。% A, @! X0 S7 v- P" A; g
$ |5 r5 e6 z' _" o- ^3 ?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会变成这样,即分析师和那些大股东可以利用研讨会来更为严苛地评估公司业绩,提出预先准备好的尖锐问题。假如企业依然可以真材实料地拿出优秀的业绩,拿出好于预期的表现,他们也会倍感满意的。
1 w# j5 x' x0 b& v/ [2 t7 q7 Q& e/ \  R# j& n
  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之前总习惯用种种手法来操作数字,使其超过预期的人,处境就不如以前那么妙了——因此,自然也就会有许多科技公司视这种做法为畏途。) ]- U4 b) H$ {* h; V8 M2 Y# T# o7 G) {

) y, z9 ]4 B. a' s8 U  (本文作者:Therese Polett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29 16:14 , Processed in 0.123251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