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8|回复: 2

[加国新闻] 北美时报:罢工究竟是对还是错?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09-6-30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夕子2 _! x9 n5 y" l9 f9 a/ D2 X
六月末,从阴郁寒冷的天气一夜之间变得燥热难耐。天气有如鸣金号角,一声令下,这个饱受经济危机摧残的城市又被罢工潮淹没。来到加拿大之后,感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场罢工潮。罢工的范围涵盖各行各业,从公务员、工人、公共交通、教师甚至到警察。上一次约克大学长达三个月的罢工潮刚刚结束,这一次人数飞跃到3万,职业也扩展到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基本的市政服务,如垃圾收集、政府开办的日托(Day-care)等等。据说LCBO也想凑热闹加入进这个庞大的罢工潮之中,所以最近在路边的酒铺时常看到手捧肩抬整箱啤酒红酒的人。对于本地人来说,在这个热辣的夏天,垃圾难处理可以忍耐,但是没有冰啤酒的生活简直不可接受。, x- v1 L- u9 {8 W; P
' P& ~% t( T4 S# z/ p" L8 x# e
这是夕子在加拿大经历的第三次罢工潮,多伦多警察罢工、扫雪工人罢工、公车罢工、教师罢工……不知这次又以何种状态收场。
( [  R) _( C; z- X* P, @8 w# h; W* l# @2 r7 v" R" n; H- a
1.jpg . m/ a! q  S$ d  Y( Q

# ?% E( l' j' B2 fTTC工人罢工                                   
7 ?' g* w" b5 O, Z  Y! d 2.jpg
) a( z- \  t: S6 U, `) m  x约克大学罢工+ \7 c: e2 e& ]3 d) A

  a2 K8 [8 L3 g0 e) o2 V7 F' j! L这个在中国很难见到的这种“撂挑子”行为,也引起了身处多伦多的华人的热议,在网络上,针对本次罢工的帖子很多,网友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个网友说:“罢工只是一个投石问路的方法,只是一个借口来安抚群众或工人。如果政府轻易让步,政府就的下台;如果工会轻易让步,工会就的换人。政府可以通过罢工名正言顺的加税。不论输赢只有通过罢工工会才能给工人一个交待,从而保住他们的饭碗。必须立法规定某些部门是绝对不允许罢工,例如涉及到群众生活的部门。每年需要由各种不同行业的专家(不包括这些部门的职工)对这些部门的服务及生活指数的评定来决定他们的工资福利是增加还是减少。”
+ V7 G' x5 i) x: N  究竟罢工是对还是错?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一波又一波的罢工潮呢?听听不同的人的不同想法吧——  x  ]1 i8 K  T- x

9 {0 g4 \  [, q   正方:在加拿大,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么?
8 Z/ s  i' p9 W; S$ }) l, ^; J) `+ d0 j. r' L* ^
3.jpg 8 }; O5 O, g2 |5 e
4 `3 g* ]% n8 E  q4 w3 h
看着之前温哥华老师的集体罢工;纽约公车司机在圣诞节不地道的罢工;去年夏天TTC的野猫式大罢工;加上这次的再一次瘫痪性大罢工,忽然觉得很可笑也很悲哀。
- c1 J, ?$ T3 [& R# \. V. ?  _4 a2 z! |' Q0 @
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妈妈一起上街,看着橱窗里面五颜六色的玩具和糖果,拉着妈妈的手哭闹着要买,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只是知道,哭了,闹了,耍赖了,糖果就会到嘴里,玩具就会到手里的。0 P1 \. \, s8 \6 n$ N

2 }  C  D' J) {  N; _& }# t, w, K4 [! M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喜欢上什么了,就耍赖耍心机,那个东西最后总是能到手里的。
+ J2 _) D" L8 q5 W. T" L. B
" S2 p: T7 V$ i2 d/ S( B耍耍赖,从小朋友手里骗来雪糕;耍耍赖,从哥哥手里骗来小汽车模型;耍耍赖,从阿姨手里骗到会眨眼睛的洋娃娃;耍耍赖,从好朋友的手里骗到蝴蝶标本;耍耍赖,从姐姐手里骗到喜欢的男孩子;耍耍赖,得到工作机会;耍耍赖,工作升职……
; E5 p0 K" n5 \6 z8 @
0 z9 z3 S; d. k$ a1 _可是生活不是这样的,生活不是靠你耍个性子就会向左向右;生活也不会因为你的哭闹耍赖就会改变阴情圆缺;当耍赖成为一种习惯,当罢工成为一种习惯,隐藏在种种冠冕堂皇之后的两个字是“懒惰”。“懒性和惰性”,一个温暖的毒床,一个强劲的麻醉药;一次次的纵容,一次次的妥协,表面上事情云淡风情就此风平浪静,可是过后这个漏洞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直到表面健康皮肤下面尽是乌黑腐臭的肌体;我不知道下一次,这个光鲜的苹果,会不会流出黑色的汁水。
& W' |. A$ r4 `* O5 o; C7 p
" ^. p; u1 Q. s: v就此罢工来说,就算成功了,最后的结局还是妥协;可是,这个社会这个圆怎样都只有这么大,而BALANCE也只有一个;左边的圆厚一点,右边的自然就会薄一些;表面上福利增加了,可是为了维持这个平衡,各项税和收费也会相应增加,没有怀疑,这个增加是一定的。就等于在割腿上的肉去补眼前的疮,中国人几千年就明白的道理,难道加拿大人还没有明白么?, Z, i: a# F! h& r* L0 F8 A8 z+ v

& T3 Y5 S6 o* l! e' U不管怎样,祝好运吧,多伦多,希望这一次,你能平安撑过来。: F! [5 ?5 \9 P  i" t% E) }
& N- l0 j4 [& T: S1 Q$ Z! E
反方:放平心态,罢工会永远存在( `0 C! e, L9 \  A, f
( F/ c. T8 b( F) Z. H' Z
4.jpg 3 j; V; p3 n$ z- y
4 K* T5 }1 u; j  G
罢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也是将来会时常发生的事情,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这样的社会体制,再加上人性的贪婪,总是会有罢工存在的。
7 k$ A& j1 J; c* `# j+ U
8 @; l! f9 R/ \- c, m加拿大的政府,采取的可以算是高薪养廉的政策。政府的公务员平均收入,基本都轻松高过同类型其他地方的员工。很多华人朋友有这样的一个梦想,就是在政府谋求一职,终老于此,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但是,偏偏由于“工会”这个组织出现,给了一部分人以“抗争”为由,谋取小集体,或者说是“组织”的利益。
* h. p1 W6 x+ W# |; b! h( m: I: x3 v& a7 T4 P$ S
工人罢工,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分配不均的产物,就好像一件货品,卖家想要卖一个高价,买家想要买一个低价,这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总会存在,也就为罢工埋下了伏笔。付给工人工资的市政府,手头只有有限的财政预算,而工会却想要拿到多一些的工资,这样就产生了矛盾。
! `- V$ G! E8 @+ w
3 F; a1 y6 t; E1 O; M5 ~& l工会的利益,其实可以说是工会头目们自己心目中的利益所在。举个例子,这次政府公务员罢工,核心利益是那十几天的带薪假期是否能够递延。如果能递延,那么政府就要保证每一年为员工发足带薪假期的薪水,就算是勤奋工作的“人民公仆”,一天假期都没有用过,都可以在将来享受这累积起来的长达几个月的假期。在这样的一种假设下面,政府就不得不继续“扩大内需”,多招人手。而这些而外的人力资源成本,就成为了市府财政赤字的“罪魁祸首”。
* b/ z- o! `  |3 q! V. \: {: @% C/ N& J
对于政府来讲,财政支出是决定政绩的标准之一,也是政府部门服务质量的保证。如果支出不能到达一定水平,会影响服务质量,进而影响到下一次选举的结果,自己就有可能帅位不保。
4 i, i( X4 O* D: {. S: M* v" _' T- ~6 ?2 {0 [: `: P
市府财政赤字,在这样看,就不是这些狮子大开口的公务员们的问题,反过来,是市府领导们的问题,是苗大伟同学不善于领导的问题。这个人民内部的矛盾,一旦转移到人民和领导的矛盾,就会很容易地爆发选举危机。1 h( p. w' `1 d3 I
( K% v/ U) b% M' v- j
5.jpg
5 W; X; p" w& k% Q0 t
5 i& ^7 f5 \/ A, D对于工会自己来说,工会代表了工人们自身的利益,避免了雇主,也就是政府的“剥削”与“压迫”。然而,究竟工会做出罢工决定的时候,是不是一个民主的过程呢?还是通过“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工会代表们作出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不是考虑了雇员们的真实利益?是不是考虑了作为社会服务机构的角色,承担了自己应有的责任?放大一些讲,如果军队也有工会,或许会在战场上出现谈判的镜头,谈判双方会是政府和军方的“工会”?这会是多么讽刺的一幕啊。& F" H9 a( `; H2 ~- m! l5 ?" K

6 }4 Z# ], z( J) r( d! D! G* D* x5 q工会和政府的敌对是双方利益分配不均的产物。政府不希望花太多钱,而工人不愿意少拿工钱。从各自的角度去考虑,实际上罢工这个行为只不过是一个表现形式罢了。7 B9 a& R# ^" X0 o
( |! U4 h/ j% S$ P# j
我还想提出的疑问,就是所谓的“合法性”。工会用“合法”来为自己的罢工做挡箭牌,然而真正获取利益的是不是真的是雇员们呢?考虑到也作为市民的“ 雇员”们,自己家的Day Care没有人照顾,自己家的垃圾没有人回收,自己需要上法庭去打交通告票却要吃闭门羹,这些合法的“利益”是不是真的有益呢?作为市民,希望为自己的美好家园出一份力,但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工会的头儿们一声令下,不许出门为市民服务,却要在家里无所事事,这份“合法”的苦恼和郁闷,究竟有益在哪里了?假如说罢工的目的达到了,政府不得已让步,答应增加涨工资,但是这财政预算从何而来?还不是从你我的口袋中变换加税,今天要两税合并,明天还可能取消首次买房的退税优惠,这些究竟又是受益了谁?
$ a6 }; K0 @6 z* j1 S& z
  s7 P1 g* J# [+ k+ ?  S) O总之,罢工与妥协,最终只是市政府和工会的角力产物,并不太容易用公理,或者说感情去做判断。这件事情本来就无所谓对与错,而只有金钱在作祟。工会想要狮子开口,就找了这么一出缺口,来借机发挥,而政府却没有做好准备,无招架之力。他们都只看着银行账单上那些数字;而市民的生活,城市的运转,可以明天再说。
3 o; ?0 y+ k# P8 [+ ^; p0 i  f7 i' O+ |( S% G9 C, w, |/ I* l
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市民的呼吁就完全是隔靴搔痒。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由于本意在于制约雇主权利过大的工会的存在,导致了这个矛盾的长期存在,也会不断产生新闻上再次出现罢工这个见怪不怪的畸形儿。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垃圾收好,等着他们闹剧结束,早日回归岗位吧。
鲜花(120) 鸡蛋(0)
发表于 2009-7-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7-1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工人有权利罢工,那罢工就是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7 01:56 , Processed in 0.10031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