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环球华报) 决定本省未来4年政局的省选已于本周二(5月12日)尘埃落定。争取连任的4位华裔省议员候选人全部安全过关,成功连任。而另外5位争取首次进入省议会的华裔候选人则铩羽而归。这一现象引起了华裔社区的热议,从参选者本人,到关心时事的普罗大众,都试图加以分析解说,希望从中探寻华人从政参选之道。
/ y& m1 u7 {+ p$ L$ t( t n
5 y5 e9 I# {, [3 `( e' Z/ \民众心态:稳定压倒一切; P* N& k- a% c, {: F. P/ o+ W
v2 y; j8 j( s9 _7 Z# Z4 [时事评论员丁果指出,是次省选结果,基本是维持原状,并没有特别的赢家或者输家,体现出民众求稳不求变的心理。 4 L/ n w" J8 O4 k3 E$ W X
9 Y. L$ ]9 E5 j5 f- W. l6 h$ Z7 C
8 r* p3 E% i& k$ \在省选中险胜的华裔候选人李灿明在获胜后接受支持者的祝贺。 万斌 摄
; m: w5 P9 @" m3 y% B; I7 V. A0 u
% [* }1 O$ p) o1 D& ?2 {另一时事评论员温建功表示,省新民主党党领詹嘉路(Carole James)是好人一个,但没有管理经验;省自由党党领金宝尔(Gordon Campbell)其实很多人都不喜欢,但他有成功处理危机、有效治理经济的记录,两相比较,民众决定宁选不招人喜欢但有能力的金宝尔,好过选一个治省经验为零的“好人”,这体现了省民求稳的心态。 C; |3 p! A1 b( o, D- b7 K4 Y5 j
* t# H F- S' t
未来4年贫富差距将加大
& [( q# X; ~: c' [) l" N/ o* U6 N9 J. b5 b& f
时事评论员卢汉豪指出,在省新民主党本次省选的宣传攻势中,主打碳税、最低工资、卑诗铁路和河流私营化等议题,这些本来都是直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有利诉求,从省选的结果也可看出,这些诉求得到了省民的认同。可惜偏偏遇上了经济衰退,经济成了省选的主导。省自由党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极力鼓吹自己的所谓“政绩”来打压省新民主党。
8 M, o; v3 ]# G6 L
/ x; L5 S5 o# Q( L; I8 T/ E: t9 h) t“可以说,是经济衰退帮了省自由党的大忙。省自由党的性质决定了在其管理和领导下,本省今后贫富悬殊的差距必将扩大。”卢汉豪指出。
Z7 Y- c# O1 b7 ^0 C- V, v/ w
( a% _- U5 Z6 j" u* ^7 a华裔投票参与度令人失望 . a H, N0 U0 J1 ^1 D8 f3 _+ }
/ N2 {0 @0 c. j0 {* p/ z- {
温哥华-京士威(Vancouver-Kingsway)选区的袁善定和温哥华-坚盛顿(Vancouver-Kensington)选区的李世雄在本次省选中均代表省自由党参选,都被对手以高出2000多票的优势击败。在分析失利原因时,两人不约而同都对各自选区内华裔选民投票率之低表示失望。 5 ~/ q" N/ R. M* K ~
) p, b/ f. X- Y
袁善定说,自己所在的选区,从最早的高达七成多的投票参与率,到六成多,到上一次的五成多,省选投票率一路以来都呈下降趋势。自己在选前曾有个预估,相对于省新民主党有工会支持,对手的支持者的投票率比较有保障,属于“铁票”,而自己的胜选与否则与投票率的高低息息相关,若投票率低于50%,自己败选的可能性很大。偏偏这一次该区的投票率创新低,仅约37%,其中出来投票的华人更少。3 ^' |% I/ s4 V* [
! }$ D# Y8 l$ J" k6 P李世雄也说,自己所在的选区,华裔占了总人数的三成九,可是起码有三分之一的选民未去投票,这就使自己的得票数大打折扣。 6 J. o- s, ^; R& ]$ h5 |; v
) N& U( ?! m9 E3 j华裔选票可左右选举结果 8 W9 T V$ O( l# U T
/ L7 I$ l& u4 y! ~
卢汉豪认为,卑诗省选选区的布局,决定了在本省的选举中,从地域来讲,是城市重于乡村,譬如单是在温哥华一个城市,就分布有11个选区,比重相当之大。而华人多集中于大城市,且移民人数越来越多,能否成功地争取到华裔选票,将在未来的选举中,成为本省两大政党都不可忽略的因素。
" f- D( ~: N" C! F% R9 s
0 V2 Z) X" L1 b( s4 Q, W$ ~另一方面,华裔票源又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卢汉豪说,华裔从来源上讲,分为香港、大陆和台湾三部分,其中每一群体又可细分为更小的类别,像香港移民从移民时间上就可分为早期移民、中期移民和1997年前后的移民等等。
5 }% [; P" T$ }. \/ _# b' ?1 M! I$ ]9 e' m( ~
“中、港、台移民虽然均为华人,但价值观念和政治取向是有差异的。”卢汉豪认为,香港移民愿意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做生意赚钱上,相对来说普遍对政治比较“冷”,就算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因为是来自发达的商业社会的缘故,大都倾向于偏右的省自由党。大陆移民与之相反,其主要组成系知识分子,普遍关心政治,政治觉悟较高,但是由于大陆移民移民时间较晚,对这边政党左、中、右的倾向了解不足。而且过去8年里没有机会让省新民主党表现自己的管理才能,不少大陆人对省新民主党的认识都来自于“耳闻”,难免产生偏差。因此,“无论是省自由党今后要继续维系领导地位,还是省新民主党要重掌政局,都不可轻视华裔票源。”
9 u2 f t8 {0 k/ T1 M% n
% H% g/ {9 A7 T+ u, r9 H华裔参选人来源过于窄化
# M0 _, N2 E" k' [
! E* c" d4 R1 U" Z3 f: C2 S( a丁果说,从华裔新参选人全军覆没这个情况,可以引发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即华裔参选人才不足,有越来越狭窄的趋向。 7 g$ L( q5 Q" I) Q! z8 U
- m$ w K* o" o% x
丁果分析说,与过往的时代不同,现在的候选人不再能够单靠党的大旗在背后撑腰而取胜,选民更期待看到候选人在党的纲领之外,自己对社会发展有何想法,有何前瞻性的观点(vision),但目前的新参选人拿不出;选民除了会考虑参选人所代表的政党之外,更多的是要看参选人个人的素质,但是现在的新参选人各有需要改进加强之处。
) C2 M+ E7 {/ h( r0 \6 u. Q( ~
& t2 v! M8 E; O& Y, l U) W) g他说,以省新民主党候选人姚永安为例,不可否认,他对华人社区贡献颇大,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在这次省选选战中,他也打得辛苦又漂亮,但是他有其欠缺之处,他在对主流社区的贡献方面输给了对手希德(Kash Heed),希德有30年警务工作经验,在主流社会赢得了口碑,可以说这次他胜出,其个人特质起了一定的作用。
% T& O3 y( j7 A" i' J! \; E1 A- r+ a3 H: L! _0 w
温建功也指出,通常政党出于胜选的考虑,只会给新的华裔候选人去那些赢的可能性不大、我们称之为“猪头骨”的选区,这种情况下就更是对候选人自身实力的考验,华裔参选人若想摆脱做“炮灰”的结局,就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华裔社区参政队伍也需要生力军,呼唤新鲜血液。
7 L9 U( o0 q5 ~4 J' x3 h, p1 y; j
2 h5 J; c5 _/ r, J抹黑候选人事件令人遗憾 1 l6 G) U3 n M* y
+ ~! \* Q0 k# @. F6 k4 O9 R再度代表新民主党出战省选的姚永安,本届选择在自己居住的选区——温哥华—菲沙围(Vancouver-Fraserview),对手是空降的重量级人马、前西温警察局长希德。选前,不少人认为虽然对手实力强劲,但姚永安始终可以看高一线,然而,最后结果,姚永安以8207对9058票落败。 : `/ m# K1 f5 E. G* `
7 ]9 ` V$ e' h: L. ]1 `
对于第二次省选失败,姚永安自言坦然接受,他认为自己落败有大气候的外围因素,因为经济环境不好,许多人都想求稳。这点在这个历来摇摆的选区尤为明显。“不过,最令人意外和遗憾的是,在竞选期间,尤其是在最后几天,有人竟使出了肮脏的抹黑技俩。”一心希望找一场“君子之争”的姚永安十分失望。他说,“在选举的前一天,仍然有人打电话和寄传单,肆意抹黑和中伤新民主党和我本人。”他认为,这些抹黑与中伤会令一些选民厌恶选举而不去投票,至于对选举结果有多少影响,姚永安表示目前并没有具体数字。
4 a" K4 Q7 {. {3 l% U- _0 v
@* l9 e" G# J9 k创立新党参政意义不大 , e* R ]) ~4 O% Z7 P! v- B: D
8 Z! J9 z1 ^+ P! B* A" h
丁果强调,任何华裔人士,其从政参选之举是否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主要看他有否带动华人社区整体朝前发展,二要具备对社会的影响力,从而达到改变社会代目的,这就需要参选人要选择加入主流政党才能成功。 & K+ p+ E. J3 F
1 Q3 b" a, P4 Q- w为参政参选而创立新党,在目前来看并非迫切需要,意义不大,“因为在主流政党内还有开拓的空间”,丁果说道。
3 V; v; ?: x) G3 w
$ Y7 Z) I# H& m# T部分参选人敞心声 4 b: T; h- O+ Q1 A1 \1 C1 _7 ]2 a
+ V8 Q5 q( O" X0 e
李灿明:赢在催票: r. |! Y M5 y1 R+ u y3 f# }
4 \/ N" D$ H2 J- A: N: L代表省自由党出战北本拿比(Buranby-North)选区的李灿明仅以多出对手数十张选票的优势险胜,第三次连任省议员。对选民的支持,他表示“深感荣幸”,并承诺一定尽力为区内全体选民服务,认真传递民众的心声。 5 ]* j2 r+ i) L& e
2 j P1 `3 V+ ]: q! }% c1 A r李灿明坦言,其实本次省选对选区进行了重新划定,此举对其选情极为不利。选前,其团队用四年前的省选结果,对照最新的选区地图进行研究,曾预估新民主党对手可以0.5%至1%的优势赢过自己。不过,4年时间中,政治形势不同,人口分布也发生了迁徙,这些都是影响选战结果的变数。 # c# o' c3 k7 b- c( C
/ Z+ J) x' d1 Q; t5 W9 d总结这次省选的成功经验,李灿明深有体会地说,为做到票票必争,他的团队在鼓励、督促投票方面的具体工作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首先要逐人逐户地确认支持,之后要密切跟踪投票情况,“我们在催票上下了大功夫,而且工作做得比较落实”,李灿明介绍道,在预先投票的时候,他们就积极劝说、鼓励选民前往投票,到了正式投票当日,工作人员们更是以电话、敲门等方式,确保支持者前往投票,民众也给予了很好地配合。 ) g. y/ ~2 X" u, r8 J) w/ C
, V+ E5 g0 z& n4 | Y* {, o; ]李灿明说,选区内有一名94岁高龄的老人,以前中过风,行动很不方便,连走路都有困难。这位老人家支持省自由党,而且表达了投票意愿。为了让他能和常人一样,通过自己手中的选票表达自己的心声,义工们专门在预选日,陪护这位老人前往投票站。尽管老人动作迟缓,而且除了圈画选票必须由他自己独立完成外,其他所有事情都需别人协助,不过义工们都耐心又细致体贴地一一照顾,保证了这一票的顺利投出。“对选民的厚爱,义工们的支持,我惟有以更努力的工作去回报”,李灿明说道。
* Q; z4 Z- k1 F/ q5 X3 \# e
' m; u, M E+ N" I1 @5 _袁善定:无悔无憾
. U$ }: {' d8 h- s; |( Z: X$ V5 P9 m5 Y7 a. L
面对败选的结果,袁善定首先对自己的参选工作进行了反思,表示自己号召力不足,对选民的吸引力不够,对于未能替省自由党在该区争得一个席位,自己负有一定的责任。不过,他同时表示,虽然落败,但自己心中不觉得有什么“失”。相反,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家人朋友全力支持,上百名义工不离不弃,让他倍感温暖。更令人欣慰的是,自由党在省选中获胜,得以继续执政,省民们在今后四年里有个善于理财、专长经济的政府,有能力带领大家度过难关,迈入复苏,自己为这样的选战结果感到由衷的高兴。 8 p2 P2 }' _4 ?$ Y3 S
6 L: T% G$ M& |# \
谈起今后的打算,袁善定说,自己为全情投入省选,早在今年1月便从邮政局全职工作岗位上提前退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亦从此会从为社区服务的义务工作中“退休”。“我愿意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华裔社区中更多的人出来投票”,袁善定真诚地表示,也希望新一代的移民迅速成长起来,怀着更浓厚更自觉的意愿,关心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活动。
3 u; Q' _4 O @' Z9 \
3 a. n4 c' Z9 s8 V- z8 t3 Z' E李世雄:下次再选 6 K. ?- o: ~+ P l: Y: `
* v' x* p. Y: Q, C3 c4 R
与袁善定一早就着手准备不同,李世雄直言自己匆忙上阵,备战时间不够。他说,从决定出选到投票日,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他未能来得及做好足分的工作。这次虽然没选上,但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实战经验,而且最开心的是结识了一班义工和小生意主,与他们结下了友谊,了解到了选民所关心的话题。“4年之后,我还有兴趣再次参选”,李世雄肯定地说,到那时,他要汲取今次的教训,要早一点儿筹钱,早一点儿开工,用更多的广告宣传,更勤力地敲门拜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