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8)  鸡蛋( 0)
|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冰心 【黄金 储备】) @' Z5 O% w, V* N
英《金融时报》:中国成全球第五大黄金储备国
0 g. c, k- c# G3 D4 [( G" L3 Q! |猪流感恐慌笼罩商品市场 黄金成避险港 专家建议我国应低调持续增持黄金 ' c3 z7 f0 U) ~- \) J5 Z0 g
8 t" G0 A* M- l
6年未动的中国黄金储量,几乎在“一夜间”暴增75.7%,从600吨飙升至1054吨。 6 u6 V Y- @9 D
9 P3 ?1 g; e& m$ o$ g |: ~8 n在全球经济持续下滑的态势下,中国的这一战略举措对全球金融格局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 g1 C- y Z6 i4 d) N% h
7 l/ R. l3 ]2 v8 t/ v8 B 中国悄然买金454吨
: b' Y4 |/ U% h# I( g' ]# s$ N2 x- W7 e4 O
“我从有关人员处了解到管理层对黄金的看法有了较大的改变,已经在增加黄金储备量,但可能力度还不够。”浙江黄金私募高手、国家高级黄金分析师王力(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 D; Q* G; l8 L' R+ z5 A6 K4 p1 ~& p7 p+ g
本世纪以来,中国公布的黄金储备仅2001年和2003年调整过两次,分别从394吨调整到500吨和600吨。数年来,中国极低的黄金储备使得外汇管理局饱受诟病。
! N1 ? m$ t4 L8 Q) K o
1 p W" V& T n1 ^ U6 y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巨额外储危机重重,增持黄金等战略资产的呼声再起。从去年开始,市场盛传中国央行在增持黄金,但即使是消息灵通的王力,也未能获知详情。直至2009年3月底之前,央行网站的数据仍然显示,登记的中国黄金储备为1929万盎司(600吨),维持在2003年以来的水平。
- k C9 c: C! g1 T
; x' w; r0 ~6 K- T 市场的普遍猜测终于在4月底得到答案。1054吨—这是央行副行长、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接受新华社采访时透露的中国黄金储备最新数额,全球排名第五。胡晓炼话音刚落,世界金价随即大涨。3 }6 O) E" e) k0 A5 J
2 I/ z6 U3 ?% E! P: k
“在全球金融危机依然茫茫无底的情况下,央行终于大幅增加黄金储备,是一个姗姗来迟,但依然非常正确的选择。”经济学博士、执业律师马光远认为,这一举措无论是对于护卫1.9万亿美元之巨的外汇储备安全,还是对于人民币未来的地位,乃至体现与中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在国际金融秩序中的影响力,都是一个必须做出的战略性选择。2 W/ \6 V+ R# G+ [" b
! h8 v& G/ v$ \ ?
国有银行暗中操盘% L Q. N V2 K/ }% }# y+ [' T
8 M& ?7 d2 F9 q9 c7 X3 n 6年未动的中国黄金储备一朝获增75.7%,央行究竟是何时作出了增加黄金储备的决策?454吨黄金是如何增持? r% ^2 ^ C7 T# @$ `$ ^' a1 z
- w# Z" `4 d- W5 s( g7 v. x. y
据海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从国际市场进口2.03吨贵金属或包贵金属的废碎料,其中的1.92吨是12月完成的。虽然央行报表并未直接反映这笔投资,数家国家商业银行却在财务报表中披露了持有贵金属。中国银行的年报显示,去年底,其在贵金属上的投资高达424.79亿元,工行则持有28.19亿元的贵金属。+ J' Y7 {7 W! a/ r1 ~# J: o
& o+ ]& r! \, `6 F9 ?- t
“贵金属一般指金、银、铂等,而从银行投资的角度来说,更可能集中在黄金上。”一位交易员推测,中国新增的454吨黄金储备很有可能大部分是2008年增持,而以中行为主的国有银行在替央行操盘。# U% ^( w" `7 P7 g6 @* L& y7 ]1 \8 q
; W4 J8 y) W6 e& j5 w
据了解,2006年中国央行研究局成立的“我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若干问题”课题组,即提出建议。“应该选择有利时机,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黄金储备。”
' f# h+ V1 K" @" C7 ~7 J7 N- i) Q1 z$ P& n c
但“增储黄金”这个课题实施起来并不简单。“由于会对国际金价造成影响,中国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大举买入黄金显然不合适,”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潘英丽教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低调增持是央行增储黄金的必然选择。 Q- L) v& ]9 D T8 E+ `8 r3 V
0 p$ }1 d: a5 e- z( u6 m 胡晓炼称,中国增持黄金储备的渠道,是逐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业内人士对此的解读是,在国内市场交易获得黄金,是央行以人民币(而不是外汇储备)从市场购得黄金。在央行资产负债表处理上,资产方是“货币黄金”,而负债方是“黄金占款”。
A) n1 g, V3 k6 ]$ U' E( _ F* H6 O0 x% y" ~5 f O
根据IMF有关规定,黄金储备变动情况向其进行通报并得到认可之后,货币黄金即可成为黄金储备。胡晓炼表示,最近已就黄金储备变动情况向IMF进行了通报,并已获认可。
2 `3 _ c- `" r4 m4 G& r- t# n& J) j
未来继续增持
/ F6 L) [) C) t
$ B" A$ g2 a. i; O9 `: i4 t “中国的宣布显示,不仅是投资基金,全球货币当局都对黄金有强烈兴趣。”纽约贵金属研究和咨询公司CPM Group董事总经理Jeffrey Christian说。* U3 m K( s' X+ d$ V$ ]1 n6 L' G
3 w8 o6 r4 r5 {' ` 2009年4月27日,紫金矿业多达49.25亿股限售股份在一片金价“涨”声中上市流通,合计持有首发限售股1.51亿股的163名紫金矿业职工,人均收入近900万元。8 l4 a3 P6 `* H, B) z2 _
1 ~9 ~7 V J: l; M: l* t, c4 F* z “黄金近期还将维持反弹格局,但黄金的运行趋势并不因为单一的央行行为而改变,”中财期货分析师续建锋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1054吨黄金折算下来只占中国外汇总储备的1.6%,而且只有全球最大黄金储备国美国的1/10多一点,不排除中国央行还会增持黄金的可能性。“和排在中国之前的美、德、法、意四国高达50%以上的高比例相比,中国依然是外汇储备大国,黄金储备小国。”
9 i. s$ v* K' t( \
Z7 K5 v8 r% x8 d 由于国际黄金市场容量很小,各国央行的大幅出售或增持会给国际黄金价格造成极大影响。在G20宣布支持IMF售金计划后,黄金价格的一路下跌就是市场的典型反应。“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中国以成本价购买IMF出售的黄金,但IMF不会轻易让步,”潘英丽教授建议,中国可与IMF进行议价,在IMF成本价和市场价之间达成交易价格。
" G# T7 x0 |* \* `; q: t, r/ @0 e+ L9 P8 M0 ]& S5 Z* y, h. N
此外,中国可选的增持方式还有很多,包括从国内产量积累以及与其他央行进行“美元—黄金”的资产互换等。中国增持黄金后可能依然在低调中缓慢进行,尽量不引起市场大的波动。
& `5 v2 q/ G9 u% A/ ^( n/ v- A/ Q5 ^5 S# b4 s, \
多空鏖战金价迷局
! n' {) `9 ~; f; Q! r
% M( z7 z: F0 e$ k! d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需求搅动着国际金价的迷局。5 n$ p5 x4 v- g, q8 q. \
3 o& _1 G$ f5 g7 ~) w: q
一个月前,一名投资者在中国黄金位于上海浦东的一家金店内买入20公斤金条,一次性投资400多万元。作为对抗金融动荡、通货膨胀的资产“稳定器”,黄金的投资功能已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所接受。
* G/ m+ |6 N6 `3 [. h+ p7 n& F2 M$ @# E/ k, e8 I; C
但投资界对于金价的多空分歧依然严重。王力是坚定的看多者。“除中国央行将保持增持趋势,欧洲央行不会再抛黄金,日本央行也将加速增持,”王力指出,金价下跌空间小而上升空间大。3 [# E4 x- |, O2 f
: G9 H; S! |' P1 x7 x4 n- r
“黄金和非美元多头抓住了胡晓炼的话一度欣喜若狂,其实那只是一根稻草,她的话根本没有暗示要从国际市场购买黄金。”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认为,既然黄金的流动性并不能够满足外汇储备必须保持流动性之需,而且投资黄金也没有利息收入,中国有1000多吨黄金已经差不多了,不需要为储备黄金投入太多的管理成本。他甚至提醒:“黄金很可能立刻就大跌。”
( u9 {+ K8 L* w- [* |1 V
# O; A f; T0 A 尽管业内人士分歧严重,但国内黄金消费的热情已被再度点燃。上周末,上海宣布将向特定人群发放5万张黄金消费券,市场反应热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