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37|回复: 11

登山

[复制链接]
鲜花(19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2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高山一何峻
3 z: v- U( U- _+ J$ n  n巍巍欲接天0 L( Z+ [/ y5 v* q" a0 ]( h
巅浮云雾上
' G- b$ m1 ]! s8 D4 T, \; A+ d雪积经常年
+ G8 {0 [9 \3 V( y远望岭起落
; {9 \+ Q9 V8 q' w9 f近看峰连环( x, o2 F$ V% P0 p. Y) |% U+ H
瀑布飞泻下
5 S1 d* m  Q4 U! `2 t7 D$ V* i" S8 M疑是银河悬4 v5 v! A5 {  v% e  _: Y
崖险阻飞鸟
% n2 l3 Q# f7 V7 x! [; T4 a) x* y" D壑深惊猴猿& X2 G9 Z- R3 W3 N
凌顶观云海
, M# \+ i5 `! U' a, w浩渺广无边# C* W6 N1 @% }8 a6 ?
振臂鸣长啸
7 u' K6 m% B& _% M0 L2 o( L+ x$ M声宏贯宇环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29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排律还是要讲究粘对的,韵倒是可以一韵到底或转韵。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2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超过八句的诗不一定都是排律呀

原帖由 沧海月明 于 2008-9-29 21:15 发表
$ {- G' }& Y+ w) u3 Y; S9 o4 M排律还是要讲究粘对的,韵倒是可以一韵到底或转韵。

& f- ^4 V+ ~+ _' w我想Dongbu兄也不是要写排律。我的经验是:排律极难写好。难处在于中间对句的布局章法,因为弄不好就是罗列。老杜有几十首五排,但脍炙人口的不多,也是这个道理。另外,我从没读过转韵的五排,您能否举个例子给我。! p8 f8 T( O! ?; a# S0 a% y
- d$ F# _. v6 Z7 a( `' U' _
[ 本帖最后由 胖墩 于 2008-9-29 23:43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30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不知Dongbu兄是否意在写排。
0 R. h8 v" v* h# H- `, ^
% A: A$ v1 j2 G6 f从所藏资料中摘录:
4 W" Y% X1 I/ ~- t8 r1 u8 {9 A8 f( h; x* D/ }% o
所谓“五排”,即五言排律简称,一般在十句以上之五言律诗,用韵上,一韵到底有之,押词韵一般有之,转韵的极少;除首尾不需对仗外,其余各联必对仗及平仄相对,且奇偶句相粘,简单地说:其平仄格式,将五律的四种平仄句式分别重复数次。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话》云:“五言排律,至杜集(杜甫诗集)观止;若多至百韵(二句为一韵),杜老止存一首,末亦未免补缀完局,缘险韵留剩后幅故也。白香山(白居易)窥破此法,将险韵参错前后,略无痕迹,遂得绰有余裕。故百韵叙事,当以香山为法。”" W, n" d3 }+ p% u

* ^  c+ ?: l# W" R; D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作过统计,云:“有律诗至百五十韵者。”我所见唐诗中有杜甫一首:《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刘禹锡一首:《游桃源一百韵》、李商隐一首:《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其余皮日休、陆龟蒙和韦庄各有一首;元稹二首:《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白居易最多,有四首:《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和梦游春诗一百韵》、《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宋朝王禹偁有《谪居感事诗一百六十韵》,大概是创排律中最长之记录者。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30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胖墩 于 2008-9-29 23:41 发表 ! S8 e: @  s# b: j6 w* O4 I; I
0 s7 |; S) Q* B9 q/ W2 }" B
我想Dongbu兄也不是要写排律。我的经验是:排律极难写好。难处在于中间对句的布局章法,因为弄不好就是罗列。老杜有几十首五排,但脍炙人口的不多,也是这个道理。另外,我从没读过转韵的五排,您能否举个例子给我 ...
  _4 z' h! p9 T# h% t1 m
; p! S9 Z0 a- U' y$ m9 n# |+ b
胖墩兄给我出了个难题哟,排律转韵的确实极少,转韵的五排我也没读过,倒是读过一首李商隐的《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30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为难您

原帖由 沧海月明 于 2008-9-30 06:47 发表 ( |1 C# m% L3 @' v# s* T( U; N4 ]
+ y; o, E$ i  Q$ |. f; u  w2 d9 L
1 X* b, q# Q9 W- g9 f, A' J1 \+ [
胖墩兄给我出了个难题哟,排律转韵的确实极少,转韵的五排我也没读过,倒是读过一首李商隐的《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2 K2 \, f4 H, A  ~0 q: e
wo ( w0 U2 w) f: M& j/ h
看了您的帖以后,我去google了,确实有人说排律可以转韵。可是我从来没有读过,所以请教您。
鲜花(19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两位高才,由衷的佩服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3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李的这首,是典型的古风

原帖由 沧海月明 于 2008-9-30 06:47 发表 ( D  ?5 F$ E( L  l
* X" |" w1 f1 R/ V- L
( x9 l3 q2 u# J2 l( c. f
胖墩兄给我出了个难题哟,排律转韵的确实极少,转韵的五排我也没读过,倒是读过一首李商隐的《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 M: y, @6 F) b4 a2 U我去google 转韵+排律, 也注意到了这首,不过我以前可没读过。这首是典型的古风,与排律根本扯不上关系。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1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小李的这首,我查了查,有人归类于长篇歌行的“长庆体”,从诗歌体式上说,它是一种“半律半古”的诗体。它不像排律一般不能换韵,必须遵照平仄的规定。又不像一般的七古追求古直,尽量避免律句。对比七排而言,它显得活泼灵动、摇曳多姿,对比七古而言,它显得青春俊秀、精丽雅致。诗语或属对、或散行,如同行云夷犹、流水宛转,跌宕回旋,无不如意。而用韵则平仄互换,更生发出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在内容上,它更具有“诗体小说”的特征。
鲜花(12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不是很押韵哦!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0-22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7 U' g6 f0 E! E
1 Y& I, C! N; H2 Y
有气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2 07:08 , Processed in 0.17559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