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58|回复: 5

庆中秋 迎国庆

[复制链接]
鲜花(1394) 鸡蛋(16)
发表于 2008-9-7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民族传统 中秋佳节1 t7 O* z; I: @! u" ]. `0 |" j* ~
月亮美景 菊黄桂香0 D+ g6 [3 T& u1 z: O( t
胞友亲亲 团圆天伦& D4 M% Z% {8 ~, H5 u2 j# g! l2 R) L
迎庆“母亲” 五九寿辰! n" S/ Y/ q; h
# E# |% C( _! U# `# h/ x
陈秉信献词
- X+ \, q$ G, D1 H3 E5 ?7 Z) h: c/ D7 I4 m2 W
请大家修改或者提意见,谢谢!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7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庆,同庆!
大型搬家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8-9-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名老人献辞:

金秋十月,喜看菊金枫火,/ L! W  N! T% u3 K
阳春三叠,聆听乐柔鼓急,4 x! V$ |* M4 u: ^% K' b
寒冬腊月,笑捧梅红雪白,0 d* ?1 k  g0 I- b" ^
柔肠百转,慢待乾朗坤明,9 f1 r& I( B' ~) K
浩月嫦娥,惊羡联谊喜色,
9 o$ |* S+ V1 f0 i赤地九洲,诚求股赤民欢,
5 |# D: O, ^3 t: F0 n国庆一日,笑夸强国盛世,4 N1 n. M* O8 X8 _2 [+ S
红尘六合,乐见旗红帜扬。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8-9-7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皎夜光》——(宋)辛弃疾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 A, E' }7 y$ N- |

# o. d3 w/ b2 `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 E1 S: N, T# q: y9 r
5 B, w, H  ~9 l7 `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 S  \% s6 k' f  A! O
. @) a) I$ y2 l' E% [; s6 C8 M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 C, t' @8 W# v) y
: [# G$ V  K# n" x9 f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1 p8 `" N* ]! E* o7 w
- @  _2 T8 q, c4 N" `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 d1 N2 r: v$ e$ T. V0 g% w0 Y8 }% b2 b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 b7 s: F- [& Z9 `0 _  R4 s  `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5 e. |! Y1 q* A% j" j

- w* p3 P& b+ l( ^7 M: K" a% q0 Q6 y" s3 K3 |! n: `) d; H. Z
《明月何皎皎》3 Q/ m  G. Q3 E5 c# ^

. w4 T7 X+ E. E& x3 V, j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 f5 o+ F* ?' R+ [# e+ s5 v" C0 @, q- X, d4 S/ n0 K* W' e+ ]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 K  N- j* N8 E
* r* u- Z$ b+ N& s  R( N7 ]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1 w+ q; ^- E# B. y
/ K% T2 r, I9 Y: w4 I. S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1 A. B" |7 Y: v) g0 b* A$ ~% A" B9 u0 W. k4 X4 h4 e8 _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 _# e* @2 S& v8 }8 J7 S
. q$ Z) z- k6 r- A  a

1 O8 s+ U( c, s" O4 V2 Y注:百度来这两首诗,有的说是辛弃疾的作品,也有说是汉朝无名氏所作,还请云月、月明几位大师指教。2 ^0 q9 C: F7 N

' E# i2 c  |3 j[ 本帖最后由 beimei 于 2008-9-7 22:45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9-8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十九首0 X; |( d2 w7 i9 \

$ Y& j! F& R$ F! ~( |! N2 E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 F. F4 d- _- H) v/ S
% Y: d  O3 H6 X0 g5 Z0 k# C
这两首为之六和之十七。既然在南朝时对作者都没有确切考证,而今在文学、考古方面而无新的突破,原作者的确无考,在无有力证据为辛弃疾作品前,宁可说是无名氏所作。
! b8 K" l( Q! t7 ^% d# R
0 O, Q9 p! Z' L7 A5 w5 B2 j顺祝大家中秋快乐!
% v, p( s% P- a9 i% Y0 B  P! n1 Q2 B. Y0 c2 d6 m$ R& i3 g* c  ?0 X
untitled.bmp
% [9 \0 W. Y: p4 p1 h( Y2 r& u6 ^! y8 R1 O& [2 L4 X1 i

1 |" y7 f2 S5 n- U; D- X6 z1 @: z% \: ]" y( |5 O5 K+ k+ l
[ 本帖最后由 沧海月明 于 2008-9-8 01:41 编辑 ]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8-9-8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海月明 于 2008-9-8 01:39 发表
7 I, `* \$ E; @% q8 f- Y3 Y古诗十九首% T1 t, U2 j( j# i$ \/ y9 c
" A" L# q3 q+ U) ?; n% }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 ...
' q. q& D: B4 P
+ ]) _( ]8 J% K4 {

7 z+ z  |2 q- V, }# E
% R* Y; M& J6 E1 {& v2 ]: |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2 04:05 , Processed in 0.10270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