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国人常常把西藏比作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1933年所作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Lost-Horizon)中的香格里拉(Shangri-La),似乎西藏就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世外桃源。他们难于想像西藏直到本世纪50年代还处于与欧洲中世纪相类似的政教合一、僧侣贵族专政的封建农奴制度。' F' Z$ o( _6 q& h8 w
达赖统治下的西藏封建农奴制,处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带有更多的奴隶制痕迹,是一种残酷、罪恶的制度。0 p! B% a) T( I9 z9 t% N' y
首先,从政治制度来看,西藏政教合一的特征是神权和政权相结合。西藏地方政府由地位显赫的僧侣和贵族组成。达赖喇嘛既是宗教首领又是西藏地方政权的总头目。而占当时西藏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终身依附于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他们被剥夺了人身自由,领主可以随意打骂、处罚、出卖、赠送,乃至监禁、处死农奴和奴隶。农奴和奴隶相互见面,不是问本人的名字,而是问对方主人的名字。旧西藏地方法典将人分为三等九级,明确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不平等。旧西藏的杀人赔偿命价律中规定:上等上级的人如王子、大活佛等,其命价为与尸体等重的黄金,而下等下级的人如妇女、屠夫、匠人等,其命价为草绳一根。旧西藏的法庭和监狱对触犯其法典者实施剜目、割耳、斩手、剁脚、抽筋、投水等几十种惨不忍睹的刑罚。) r p; v2 o P) X! W' N
第二,从经济上看,占旧西藏人口不到5%的三大领主,却占有西藏的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及大部分牲畜;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却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他们不占有土地,没有人身自由,依附在某一领主的庄园为生。农奴主掌握着农奴的生、死、婚、嫁大权,男女农奴结婚,要取得双方领主同意,农奴子女一出生,就登记入册,注定终身为农奴的命运。" r/ {! n' J2 U: N
第三,从社会状况看,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下,西藏的经济文化长期停滞,人口急剧下降,从兴盛时期的数百万下降到100万。恶性疫病不时流行,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5.5岁,文盲率高达90%以上。1959年民主改革前,人口只有3.7万的拉萨竟有四五千乞丐,而人口不及一万的日喀则竟有乞丐两三千,无家可归者冻饿倒毙街头的惨景处处可见。 % ~* D" f7 X$ t- o3 v) f 有许多历史资料表明,旧西藏对广大人民群众基本人权的侵犯极为残酷、野蛮,现逃亡在外的达赖作为当时西藏最大的农奴主和政教合一制度的头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 }' F* q$ v4 i# ?, K- t
$ ^8 B! G i, y2 g4 ^! V
% ]! s! H8 f( C( ^* k+ B 藏农奴主剥下农奴皮(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