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以下转贴的是怀进法师,在光华报的“清新茶”专栏里的一篇关于业力的文章节录.
& L7 e' z( \8 Q/ ]! {# S8 i3 \3 f4 {2 }( S3 b
7 [% g9 l; E, U6 [0 l, O世间的行当中,做工有工业,务农有农业,经商有商业,行医有医业。无论哪个行业做长了都会成为专家,比别人多一股力量在他的本行上。 同样的道理,行善积德有善业,为非作歹就有恶业,做久了,也会形成一股力量,那就是业力。0 }7 k: O* j4 c4 |6 \! j* {( Q4 q
1 c6 K# A+ W' }* @*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即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此处的“余庆”,“余殃”,即非佛祖,也非上帝,更风水八字所此,实乃善恶业的力量所推动。+ X9 d* v7 K7 b
: n: H0 O; f; W, ~; V* Y2 o" n业力(英文叫Karma),许多西方人将之描述为:What goes around, what comes around.
2 k/ n* @+ z6 t- ~
& c5 V7 p# m O" Z" b4 Q9 l业力是潜藏于生命体中的一种力量,无表色也无法用肉眼去查看它的运作。好比电池,把它放进手电筒,它能发光;把它放进收录机,它能发声,但肉眼根本看不到他的电力所在。又好比一棵小小的树种子,把它拨开,肉眼也无法看到它的生长力,可是种在地下,遇到外部好的因缘条件,如水分,阳光等,它就能够茁壮成长。
& e4 O! g. s- ~! j* k" N& i6 i4 {! [8 v2 S! Q M; X" h' s
一个城市有城市的业,国家有国家的业,家庭有家庭的业,各人有个人的业。 业的终极意义来说,有善有恶,它可以是一种行为(身业), 一种语言的作用(口业),一种心智的活动(意业)。 不管身,口,意造作什麽,再细微也将产生相应的结果。 业力是自行运转的,一种不具人格性的自然法则。所以,人们所遭受到的一切苦与乐,都是自己身,口,意活动的结果,正所谓自作自受。
" D: P% \, ]# N! C/ _6 c$ m
5 E( \3 E+ l% V [然而,业力又并不是完全的绝对论,因为人的过去和现在交互影响, 人的现在不完全等于他的过去。业力随时在随着人们的造作而不断的变化流转。) Z3 S* B( r0 w( f* M+ O
A: e- s/ ^$ V4 t a
努力和才智或许是影响业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没有努力,物质和精神方面都不可能有进步。
6 X/ q9 o2 o ^5 a7 Z! X- I/ B! Z
4 m! c0 I2 l. z m" [7 t5 t不少人有种错误观念,以为业力只作用于某些特定的信仰的人身上。事实上,人未来的命运一点不受其所选的宗教所左右,完全由他的行为,语言和意志所决定。一个人,只要他努力积德行善,过一种无污染的生活,它不需要祈祷,死后照样升天堂; 一个人如果常常行种种污染之业,勿需上帝惩罚, 死后自会堕到恶趣。
1 K. C2 ]+ _& w" Q" r2 A- e; Z4 C
8 {3 o$ A. ~8 w3 T2 I8 r业力没有开始点,来自于某种因缘和合,也不能逃避,就象一个常做恶梦的人跑到哪里,同样会做恶梦一样。 它不会枯萎或永远不起作用。它的力量永远不会消失,一直到它成熟为止。就象杠杆的两端,一端要等到另一端足够沉, 才会砸下来。 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努力结善缘, 不让恶缘足够沉而砸下来。
8 I4 |& K) W6 V5 t$ r: S
" L- w6 D) O4 B0 T8 b D如果您能发现和明白这种定律,并一生安住并把握这种定律,那末你就时时能体验到祥和与欢快, 反之则不然。这种定律是公平无偏差的对待每一个人,犹如世间一位无私的大法官,公正对待每一个案例。
/ h% S, ~( O$ n6 @ |
|